分享到: | 更多 |
“马赛情结”开启深潜梦想
1982年,叶似虬从第二军医大学潜水医学系毕业,被送到“潜水王国”法国学习。
潜水员可以24小时在几百米的深海作业,连续28天在生活舱内待着,工程做完一次减压出舱。而国内的常规空气潜水,潜水员在水下最长工作30分钟,最深能潜120米深,减压时间长达7个小时。
中国潜水必须迎头追上!然而,刚到马赛的日子里,法国教授丝毫不在乎中国潜水精英的志向,只教授“阿基米得”定律。“课程安排不科学,我希望能重新调整!”在叶似虬据理力争下,法国教授不得不作出让步。
“马赛情结”,一直贯穿着叶似虬的潜水生涯。回国后,叶似虬常常和潜水老师在“旱地”里做实验,却被生命保障系统引发的难题钳制了前进的脚步。“氦氧饱和潜水和人造卫星上天一样困难,我恐怕是看不到了。”在一次实验完成后,老师有些力不从心。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海军核潜艇“库尔斯克号”不幸沉没,118名官兵葬身海底。由于不具备深海潜水作业能力,俄罗斯不得不求助于英国和挪威。交通运输部领导当时问叶似虬:“如果这类事件发生在中国,咱们能救得下人,捞得起船么?”叶似虬答:“不能,我们没有饱和潜水技术。”
2004年,在黄河小浪底沉船事故的打捞中,上海打捞局的潜水员们义无返顾地跳进了61米深的水里。当潜水员从水里上来时,他们身上被水压造成的道道伤痕,敲击着叶似虬的心。
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饱和潜水!2005年,叶似虬从局长岗位上退休,开始编写中国首部“饱和氦氧潜水作业程序”及“应急预案”,全书共200多页,10多万字。作业程序细化到潜水员如何如厕、洗澡,每个程序必须由近十项规范动作才能完成。对舱内气压的控制更是慎之又慎,如果突然低压,潜水员无法适应,血管将顷刻爆裂。叶似虬还亲自给潜水员上课,在交通部上海打捞局实验室、黄浦江畔滔滔江水中……他打造出了国内第一支潜水“特种队伍”。
买得来设备,买不来技术
1983年,我国从法国进口了一套氦氧饱和深潜水设备,在库房一锁就是22年。上海打捞局获悉后将其购入,时任上海打捞局科研所所长郭杰集中了所有的技术人员,终于在2006年8月底将设备全部修复,9月初通过检验发证。
郭杰与常规深潜打了十几年交道,转投到饱和潜水研究时心中没底,“只要能在公开资料中看到的饱和潜水技术,都没有太大的价值。”郭杰说,这项技术中的核心数据在各国都是严格保密的,比如下潜深度不同,氦气和氧气的混合比例会发生变化,但精确比例是多少,不可能从别人的嘴里听说,只能靠自主研究摸索。
为了打破西方国家在饱和潜水市场上的垄断,交通部将300米饱和潜水项目和大深度潜水母船的建造列入“十一五”规划。同时,立项了200米饱和潜水技术的应用技术开发。
2007年11月,上海打捞局与DIVEX公司签订了300米饱和潜水系统建造合同。该系统主舱为9人双舱减压舱,辅舱为6人双舱减压舱,潜水钟为3人钟,最大深度可达300米,这是中国最先进的饱和潜水系统,也代表了当今的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更加安全、经济和高效的使用特点。
合同签订两年后,2009年11月17日,设备系统交付使用。从这一天起,中国拥有了300米深水潜水作业的设备能力。
2011年,上海打捞局做好了300米水深打捞的准备:程序编好了,设备到位了,人员培训过了。他们等待着机会,在实际应用中,向300米水深作业发起冲击。
2013年,蛟龙号首次潜入到水下7062米,创造了新的下潜世界纪录,举世瞩目。郭杰和氦氧饱和潜水团队成员心中一直憋着口气。“我们饱和潜水的技术难度和艰苦程度也很高,却没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58岁的金伟是潜水医生,担当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生命支持总监工作,“咱们潜水员不仅暴露在高压环境下,还得在水下干活,难度可想而知”。
实际上,金伟等人心中的尴尬不仅因社会对于饱和潜水认知度低,甚至公众都不知道潜水员工作是干什么的,“很多人以为我们是在海滩上带着游客下水看鱼的潜水教练。”
氦氧饱和潜水的潜水员在窄小密封的高压饱和舱内生活、休息。金伟带团队负责制定潜水员的加压、减压方案、食谱,检测队员们的身体状况。“他们呼吸的气体是由氦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体,氦气多,氧气少,混合的比例因海深不同而不同。”金伟要通过各类信息汇集、试验确定配比。
常人承受的压力是一个大气压。在300米的深海里,潜水员要承受的压力是31个大气压,比常人多30倍。“加压的时长、队员舱内休息时长,稍有不慎,潜水员就会出现骨头疼痛感觉。”金伟一次次试验,寻找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