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顶天立地的80后
生于80后的苗建印创新团队有着一个深入骨髓的“职业病”——“完美控”。
苗建印创新团队的一位成员曾在搬家时请组内的同事帮忙,只见他们拆装、摆放家具时,全过程精细标识,设专人负责检验、确认,忙得不亦乐乎。搬家公司的人瞠目结舌:“你们应该开个搬家公司!太专业细致了!”
与国内外同行相比,苗建印创新团队的工作模式很特别:不是仅提出理论和方法就完成任务了,而是集宇航热控产品研发、设计、生产为一体,实现科学-技术-产品的快速转化。
为此,苗建印创建了高效的内部技术转化体系。他要求所有成员都做到“顶天立地”:既有“奇思妙想”的冲动,也要有实现设想的动手能力。
2006年,苗建印任创新团队组长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图纸进行电子化,并打造了清一色、全流程国产化的生产线。团队摒弃了购买国外生产线的思路,凭借自身实力建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全流程国产化的宇航级热管产品生产线,形成了完整的产品体系以及4条生产线、7类试验设备,覆盖了我国所有航天器的需求。
吃苦耐劳,这个与80后似乎并不搭界的形容词,却是苗建印团队年轻人们共同的品质。
攻关的过程是坎坷艰辛的。为了早日拿出成熟产品,他们习惯了马不停蹄的昼夜作战。大家一起头脑风暴、一起吃盒饭,一起加班到半夜三更。白天忙工作,晚上就坐在班车上睡觉。
面对极特殊的材料需求,他们跑到相关研究院所,专门开小灶单独冶炼;为解决空间失重条件下的气液分离和流体管理难题,他们有近2周时间与外界“失联”;面对苛刻的验证条件,他们用酒精代替二氧化碳试验,几年下来,酒精用了几十箱,手被泡掉了一层又一层的皮,最终获得了与实际运行完全吻合的试验数据。
从完善的设计、工艺体系,到完备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这个团队做事永远一板一眼,“很规矩”。
不过,可不要以为他们是刻板的“老学究”。这个25人的团队,拥有自己的“热火乐队”,有远近闻名的篮球队,还有诗人和“金牌歌手”。
“时间都去哪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奉献航天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卫星冷了热了……”感觉疲惫的时候,成员们会轻轻哼唱航天版《时间都去哪了》。在他们心中,青春已经拥有了奋斗的支点。
跨越半个世纪的默默坚守
“当年读研究生的时候,宿舍同学都在考托福、GRE,只有我没考,有人说我没出息,但我还是想把自己的知识和技术留给自己的祖国。”几乎每一个苗建印创新团队里的年轻人,都遭遇过这样的人生选择。
第五任班组长张红星是当年学校的高材生。毕业那年,许多同学选择出国或进入外企,他这个博士毕业生却踏入了中国航天的大门。当同学们拿着数十万元年薪、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时,张红星却每天钻在实验室里,与同事夜以继日研究着如何让中国拥有更稳定、更高效的热控技术。
10年过去了,三十出头的张红星已跻身世界领先热控技术的研发行列,参与NASA等20多个国际一流宇航技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活动。而许多选择高薪的同学却仍停留在边缘学科,没有机会参与公司的核心研发。
“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伴随着国家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年轻一代会有更多机会在学术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张红星心中,没有比这更有价值的事了。
成立半个世纪以来,这个团队孕育了一大批航天热控专业核心人才:有在预研“幕后”岗位上干了一辈子的“老班长”侯增祺;有始终坚守研发一线的清华高材生李亭寒,退休返聘后仍亲力亲为做热管充装等基础性工作;有老热控人文耀普,固执地让出室主任职位、让出研究员职称,一门心思潜心课题研究……
“在创新上,他们能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就像钻石中最坚硬的‘火钻’,至坚至纯,璀璨夺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党委副书记王中阳由衷地赞叹。
而在中国航天,醉心创新、淡泊名利的“痴人”不计其数。他们从年轻干到白头,用尽一生的青春和聪明才智,坚守着一份高远的理想:矢志不渝,航天强国。
“一个人的价值并不体现在金钱或名利上,而是运用自己毕生所学为国家的科学发展、社会进步做些事。”苗建印执拗地相信,这才是对人生的最大奖励。(记者 郑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