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太原矿山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刘胡兰小组诞生55周年(图)
//www.workercn.cn2015-05-05来源: 中工网——《山西工人报》
分享到:更多

   艰难时的坚守传承

   在刘胡兰小组展览室,一幅组照上7名六七十岁的老太太,一个个笑容灿烂,一脸的幸福和阳光。她们就是“刘胡兰小组”的7任组长。

   多年来,“刘胡兰小组”保持着这样一个传统,每年的1月12日,刘胡兰烈士就义的这一天,组长都会带着姐妹们去烈士墓前瞻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每当小组有新成员进来,就会听到前辈以亲身经历讲述“刘胡兰小组”的光荣传统。烈士的事迹,老师傅的教诲,点点滴滴感染着第一名组员,激励着她们把美好的青春献给平凡而艰苦的岗位。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十年“文革”,刘胡兰小组年年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是全国保持先进荣誉时间最长的班组。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20年内,刘胡兰小组有过辉煌,但也有过特别艰难的时期”,回首自己任刘胡兰小组组长的18年,“刘胡兰小组”第7任组长张清萍感慨万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企业陷入困境,8个月开不出工资,刘胡兰小组的16名组员只剩3人在岗,作为业务能手不愁去路的张清萍,硬是选择了坚守。那段时间,她像一名孤独的士兵,严守着刘胡兰小组的阵地。自己领料、下料,自己外出揽活,在上岗人员少到极致的情况下,竟也完成了全组人员的集体考核。艰难中挺过两年多时间,2000年企业复苏,张清萍一声召唤,全组姐妹一个不少全部返回。

   难关过后,小组还在,阵地还在,张清萍欣慰不已。她说,十多年啦,每每提起这段经历,还是会忍不住落泪。

   1996年11月底,太矿与日本大金公司签订了一份出口1000台DV、DW润滑分配器的供货合同,首批400块分配器两万多件车工零件的加工任务落在了刘胡兰小组女工的肩上。

   时值隆冬,大车间地面都结了冰,女工们每接触一下车床和毛坯,手就钻心地冷,但没有一个喊苦叫累。组长张清萍上班主动加班加点,超时超产,下班后又想办法解决组里女工的实际困难;组员王艳红第二天就要出嫁当新娘了,可她忙生产连新鞋还没顾上买;张巧玲每天加班加点顾不上接孩子,干脆把孩子送到母亲家;程丽华、刘玉萍、戎桂英、李元珍、史英丽都是带病上岗的,跑到医院开点药、输完液就又回到车床边……在全组姐妹的拼搏下,第一批400块分配器提前完工,两万多零件全部为优质品。日方代表验收后,禁不住连竖大拇指,连声说道:“想不到你们用60年代的设备,在这么短的工期里,能生产出90年代的精密产品!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

   正在太矿视察的冶金部有关领导说,国内也能生产出这么好的新产品,为什么还要进口?他当即当“红娘”牵线,为企业引来上海宝钢456块分配器的生产合同。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