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河北衡水阜城县扶贫办主任李双星:总有办法的“李扶贫”(图)
//www.workercn.cn2016-01-18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大棚瓜菜燃起致富火苗

  星星之火映红多个乡镇

  广大村民一面是热切地盼着能致富,但一面又“缺资金、少技术、没门路”,手上有劲儿,但又找不到地方使。在对周边几个省份进行过调研之后,李双星发现种植设施瓜菜具有投入少、见效快、市场前景好、技术易掌握、当地群众有种植基础等特点,最适宜阜城县县情。

  然而,摆在面前最大的一个难题就是群众的认识和观念问题。早在1994年,阜城县就曾在全县下大力尝试推广棚菜种植,但由于当时的天气灾害和市场销售等原因,许多种植户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赔了钱。当地群众因此还编了一句顺口溜,认为发展大棚就是“一年欢,二年蔫,三年拆棚运竹竿”。

  可李双星有自己的想法。当年全县推广棚菜种植,李双星时任原大龙乡乡长,当时他也帮扶了一个村,凭借技术服务到位、打开市场及时,成为了当时唯一没有受到损失的村。“所以大棚还是有希望的,关键是棚子怎么建、建起来怎么管怎么用的问题”,李双星坚信自己的眼光,加之“别的省都弄成了,咱们又不笨,凭什么成不了?”

  但仅仅凭借一个村子的成功,这样的概率,又该如何说服其他贫困群众?

  李双星拎上大喇叭进了村。利用中午、晚上时间,他给大家讲解棚菜种植的收益、市场行情、生产前景,常常一晚辗转两三个村。在他的动员下,三里铺村打响了阜城设施瓜菜种植的第一枪。

  在两年的时间里,170多个冬暖式大棚在三里铺村如雨后春笋般建设起来。走进大棚,红彤彤的樱桃西红柿散发出诱人的色泽,在市场上销路一片大好,三里铺村实现年增加收入800多万元。昔日人均不足千元的贫困村,一举成为年户均收入4万元的富裕村。

  嗅到致富气息的相邻村子也积极动员起来,在外请技术员的指导之下,发展设施瓜菜,使得致富大棚的星星之火逐渐向多个乡镇蔓延。

1 2 3 4 共4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