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时刻准备化解危机的日子有一种迷人的魅力
2003年10月15日~16日,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巡天遨游21小时23分钟,并在飞船上向世界发出来自中国的问候。
这是永载中华民族史册的一刻,中国进入了载人航天的新时代。从技术角度讲,由于人的出现,相关的保障更加复杂,对飞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人命关天,必须确保万无一失。”李剑说。
但要做到万无一失太难了。他记得,“神舟一号”任务时,飞船飞行至第14圈时突然不执行中心发出的数据注入指令,如不采取措施,飞船将因失控而偏离轨道,导致返回失败。
飞控大厅内,气氛陡然凝固。领导命令李剑迅速拿出应急方案。在短短30分钟内,他与同事仔细分析测控计划,快速完成故障分析、测控条件计算,提出故障排除方案,并进行数据注入仿真验证。最终,他在距离飞船返回程序启动仅剩最后10秒时成功注入应急数据,使飞船按预定计划顺利返回着陆场。
“载人航天系统太庞大、太复杂,每次飞船起飞以后,就像有块石头压在胸口,直到任务成功完成才能落地。”李剑记得,前几次载人航天任务时,每当火箭发射升空时,他的腿总会不由自主地发抖。
事实上,北京飞控中心的科技人员对风险有一种高度的警惕,他们花在风险控制上的时间要远远多于正常任务的时间。
从“神舟二号”任务开始,李剑带领课题组开发出“天地一体化飞行控制验证体制”,在任务实施前,用正样飞船、航天员乘组、实战软件和真实测控设备进行验证,相当于把天上的任务先在地上演练一遍,把问题发现、解决在地面。
据李剑介绍,总体室的小伙子高宇辉用近8年时间研发了一套航天器故障诊断系统,能够准确预判航天器故障和参数越界现象。“只要一告警,值班人员就会注意故障,大大提高了人对航天器的掌控能力”。
在李剑看来,“神舟一号”任务和交会对接任务是北京飞控中心技术攻关最艰难的两个时期,也是风险管控压力最大的两个时期。
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载人交会对接飞控事件密集,每一次控制都会有风险。
控制是根据协同工作程序实施的。传统的协同程序编排依靠人工,“加在一起上百万字”,不仅容易出错,而且无法进行动态调整。
博士邢锦江主动请缨,在短时间内突破多个关键问题,开发出一套载人航天飞行任务飞控协同自动规划与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原来需要几个人干几个月的工作,现在只要把配置文件做好,按一个键,十几分钟就能出结果”,大大提高了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
按照规划,交会对接整个过程用时7分钟。李剑记得,为了这7分钟不出任何差错,总体室做了50多个监视页面,60多种预案。这些预案就像一张随时待命的大网,时刻准备着化解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危险。
在大家的努力下,“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
李剑时常想起一次对话。“神舟三号”任务时,他问老领导席政:“这次任务,您觉得会出问题吗?”
“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没有问题!就是出了问题,我们也能解决!”时任中心主任的席政非常坚定地告诉他。
这种信心源自哪里?李剑曾无数次问自己。“我想是建立在我们对任务精益求精的准备和多次任务的磨练基础之上,是建立在我们对飞控任务越来越熟悉、对飞控技术越来越有自信之上的。”
后来执行任务时,他会认真阅读每一行应急预案,但不再惴惴不安,而是变得像老领导一样气定神闲。“飞控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十几年来,席政的这句话一直铭记在他的心中。
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风险,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每一次应急处置都是一次挑战,时刻准备迎接挑战,享受化解危机带来的成就感,这也正是这个事业的魅力所在。”
戚发轫:简版中国航天史(组图) | 2010-09-02 |
耿虎军:为“嫦娥”搭建天梯 | 2010-09-02 |
刘竹生:“沙场”无憾尽善美(图) | 2010-09-02 |
余梦伦:绘就中国飞天弧线 | 2010-09-02 |
从黄土地飞向蔚蓝天 | 2010-09-02 |
嘎尔迪:“神一”飞天起我即守周边 | 2010-09-02 |
嘎尔迪:“神一”飞天起我即守周边 | 2010-09-02 |
史平彦:航天强国逐梦人(图) | 2010-09-02 |
周旭东:我和神舟同成长 | 2010-09-02 |
王征:让“中国制造”翱翔太空(图) | 2010-09-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