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编者按:1921年7月,嘉兴南湖的一艘画舫激荡起中国革命的涟漪。95载,波澜壮阔、砥砺奋进,中国共产党的万丈光芒照亮了中华民族的前进的岁月。从建党、建国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中国腾飞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求证马克思主义中国道路的真理,凝聚旗帜下党救中国的信仰,履行困苦中服务人民的承诺。“七一”建党节,中国青年网特别推出“中国梦”践行者“追寻信仰足迹,践行青春担当”建党95周年党员系列专访,与青年网友分飨中国共产党员的励志故事,为中国复兴征程汲取奋然前行的力量。
2008年5月13日,他冒着生命危险抢进北川,成为第一个进入北川新县城的新华社记者;
2012年10月、2013年2月,他在钓鱼岛海域度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发布后的第一个中秋、国庆和春节;
2014年5月12日,他在西沙群岛海域亲历了“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护航任务,亲历中国海警船与越南船只对峙;
2016年2月19日,他在新华社国内部发稿中心,展开一副一米多长的全家福,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春节走基层亲眼所见的河北正定县塔元庄……
他是孙铁翔,新华社国内部中央新闻采访中心记者。从汶川到鲁甸,从钓鱼岛到西沙群岛,孙铁翔亲历一件件令国人瞩目的突发事件,也用笔杆和镜头记录着一个个中国的时刻。
入行近十年,孙铁翔说:“十年,对于记者的职业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今年获得第二十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孙铁翔说:“与其说是授予我个人,倒不如说是全社会对新闻人的认可。”
在他看来,正是一代代新闻人前仆后继,用责任和担当维护公平正义、坚守理想信念,才能让新闻工作者这支队伍,上对得起党和国家的重托,下无愧于父老乡亲的厚望。
在危急时受命 在战斗中成长
2008年5月13日,孙铁翔在北川县城进行抗震救灾采访报道。本人供图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由于地震导致的交通瘫痪,按新华社总社的要求,需要派记者从四川北面入川报道。当时正在陕西出差的孙铁翔成了第一人选。接到命令后,他立刻出发,连夜驱车翻过秦岭进入四川省。然而,当汽车行至北川县时,无法继续前进。
“当时大家都以为汶川是灾情严重的地方,社里也希望我们进入到汶川报道,但由于道路中断我们只能就地在北川展开报道。”孙铁翔说,自己是误打误撞地成了第一个进入北川新县城的新华社记者。
“那是我工作后的第二年,第一次遇到这种突发事件,我也不知道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回忆第一次亲历突发事件现场报道的经历,80后的孙铁翔感慨说,那一次经历对于他个人而言,不论是对新闻理想的形成,还是对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塑造都有着重要意义。“可以说那是我工作以来的一次蜕变,也是我的新闻从业之路的一个节点”。
而这第一次“触震”的经历,在迎来大家肯定的同时,也给孙铁翔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海水是深蓝发黑的,水深达1000米左右,所谓‘无风三尺浪’。我们当时所坐的船大概两千多吨,但在海上就像一片树叶……”向记者描述第一次出海的体验,孙铁翔说:“我们这种陆地动物到了那儿,真是不好受。如果船上有老鼠,老鼠都会难受地跳海。”
又是一个“第一次”。这一次,是2012年9月,正值中日关系高度紧张的时期。这一次报道任务很特殊,“大家都在掂量,不论是出海的天气条件,还是可能出现的中日直接对峙的突发情况,都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报道。”
有过突发事件报道经验的孙铁翔,又一次被派往一线——随中国海监船赶赴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宣誓主权。但对于孙铁翔来说,最大的困难不是报道,而是当时爱人已怀有9个月的身孕。孙铁翔说,父母和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是他最大的动力。
的确,正如孙铁翔的妻子所说,能去钓鱼岛看看,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机会;也只有亲自去到钓鱼岛海域,才能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感受不平凡的人生。
“后来我们遇到一次过境的台风,虽然只是过境,当时的浪也有七八米高。那两天啥事都没干,就在床上躺着,只有躺着才不晕,其他姿势都不行……”孙铁翔说:“当时才知道,最难的不是报道,是对出海很不适应。”
如果说,在钓鱼岛海域对深海航行的不适应和对巨浪的恐惧,是继“触震”后新的困难,那么在西沙群岛经历中越船只“真刀真枪”撞击出的火花,就是更升一级的挑战。
碎石滑落、深海巨浪、船只相撞……孙铁翔说,几乎每一次报道突发事件,也都会面临新的情况、新的困难,但“不管工作还是生活,总会遇到一些一般的困难,但不管什么困难,只要正确地面对它,耐心解决它,不论成功与否,最终都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