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蔡报瑗:百岁铁路专家的传奇人生(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09来源: 中国军网
分享到:更多

石家庄警备区第二干休所老干部蔡报瑗,少年时代接触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立志修铁路。他193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读的是铁路专业;1945年赴美实习,干的是铁路专业。回国后,终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事业,1985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他荣获最高奖——
百岁铁路专家的传奇人生

  

  人物小传:蔡报瑗,江西九江人,1917年生,原铁道兵工程学院副院长,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今年夏天,记者在石家庄警备区第二干休所拜访了原铁道兵工程学院副院长蔡报瑗。2个小时采访即将结束,记者问他:这么多年,您立过功获过奖吗?他说:没有。记者再问:什么证书都没有吗?这时他才拿出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证书。记者见此证书,惊讶地问:“您荣获这样高规格的奖励。干休所好多人都不了解,您怎么不说?”老人平静地说:“有什么好炫耀的?工人农民那么伟大,他们得到了什么?”

  受孙中山《建国方略》影响,从小立志修铁路

  蔡报瑗的学生时代是在动荡和逃亡中度过的。他1936年考入上海交大,只读了一年,“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上海沦陷,他辗转到长沙,在清华、北大、南开三所大学联合办的学校(即后来的西南联大)借读。无奈局势不稳,战火日益逼近,仅上了一学期的课,学校就迁至昆明。蔡报瑗则转到从北方迁到湘潭的交大唐山工学院继续求学。再后来,日寇的铁蹄踏向长沙,唐山工学院西迁到贵州平越,蔡报瑗跟随学校在迁徙中继续读书,至1940年毕业。

  蔡报瑗在少年时代接触到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孙中山有一个梦想,在中国修建10万英里铁路,就可实现中国的繁荣富强。为此,他不当总统,愿当铁道部长。受孙中山的影响,蔡报瑗从小立志修铁路。他在大学读的是铁路专业,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战进入艰苦的时期,他就到铁路上搞勘测设计,并参加西南铁路的改建。1945年,他赴美国实习,仍是铁路专业。来到大洋彼岸的美国,了解到美国的先进技术,看到美国人的生活状况,让蔡报瑗眼界洞开。他发誓“要尽快学成回国,报效祖国。”

  1946年,蔡报瑗回到祖国,矢志不渝,主动申请到粤汉铁路,参加修复被日军破坏的桥梁和线路。

  2个月抢通龟殷路,彭德怀司令员致电嘉勉

  1952年11月,中朝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修建龟城经球场到长上里、内洞到支下里铁路协定。蔡报瑗时任志愿军铁道兵新建铁路指挥所工程处处长,参与志愿军铁路运输保障的技术指导。在他的记忆里,抢建龟殷线的任务尤其艰巨。龟殷铁路全长129.35公里,跨越东门川、川坊江、大宁江、九龙江、清川江、大同江等河流,穿越龟山、久阴里、退逾岭、长城岘口等山峰和临江的悬崖峭壁。毛泽东主席12月27日批示,“四月底完成龟城、球场、德川线。”

  为尽快建成通车,蔡报瑗向时任指挥所司令员郭维城提出边改线、边测量、边设计、边施工的建议并被采纳。1953年1月31日,新建铁路指挥所召开会议,确定了施工计划,发布了施工命令,对工期和质量提出了要求,并根据各师兵力和技术力量等情况,划分了任务区间。初期,由于缺乏挖冻土的经验,边挖边冻,平均工效每人每天仅0.5立方米。为突破冻土关,各部队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创造了多种开挖冻土的方法,使工效提高到2立方米以上。在桥梁施工中,采取了统一设计,在国内制作标准木排架和工字架,解决了施工技术上的困难,缩短了现场施工过程。广大指战员不顾敌机的骚扰和严寒,加班加点,突击施工。许多同志负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劳动。黑夜打炮眼,因防空不能照明,就在钢钎上缠上白毛巾,摸黑作业。桥梁施工部队在没有防护服的情况下,轮流在冰水中坚持施工。

  经过努力,龟城至价川段比原计划提前1个月通车;价川至殷山段比原计划提前25天修通。彭德怀司令员发电嘉奖:“这条铁路的修建,不仅是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而且也有其重大的经济意义。”

  王震司令员勉励他早日入党,师长政委作入党介绍人

  从朝鲜回国后,蔡报瑗任铁道兵第一师副师长兼施工处处长,参加抢修鹰厦线的技术指导。

  1956年春,蔡报瑗到福建南平参加铁道兵召开的会议。会议休息的时候,其他人都出去休息了,他坐在会场接着整理资料。这时,王震司令员从主席台来到他的身边问:你是不是叫蔡报瑗?他回答:是。王震嘱他会议结束后到驻地聊聊。在这次谈话中,王震详细了解了他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鼓励他好好钻研技术,不要把英语丢了。当得知他还不是党员时,勉励他继续努力,争取早日入党。

  从王震那里回到师部,师长汪祖美、政委安春华得知王震司令员鼓励蔡副师长早日入党,异口同声地说:都是因为忙,把这件事给忽略了。我们的蔡副师长早就提出入党申请,并且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遂通知政治部,尽快研究蔡副师长的入党问题。第二天,师政治部主任王剑霞拿来一张党表,由师长、政委作入党介绍人,经师司令部党支部研究并报直属机关党委批准,吸收蔡报瑗为党员。这件事,一时被传为佳话。

  修建成昆铁路,攻克难关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谈到修建成昆铁路,蔡报瑗告诉记者:这是当年我国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宏大工程。毛主席十分重视和牵挂,说成昆铁路不能按时修通,我不放心,睡不着觉。

  蔡报瑗回忆当时的情形说:成昆铁路穿越地质大断裂带,设计难度之大和工程之艰巨,均属前所未有;沿线山势陡峭,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形和地质极为复杂,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从1958年到1970年7月,十几万铁道战士艰苦奋战,他们所吃的苦,所承受的风险,所付出的牺牲,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当时,蔡报瑗任西工指司令部副总工程师兼西工指科技委副主任。为攻克成昆铁路技术难题,西南铁路工地指挥部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特别是在设计方面,解放设计人员思想,要他们敢想敢干,大胆创新,根据地形地质,研究出许多新的设计,采用诸如柔性墩、空心墩、拼装台、串联梁、悬灌、悬拼、喷锚支护、小铜轴、三百路载波、新型架桥机、大跨度栓焊梁桥等30多项新技术。

  蔡老说: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无穷的。成昆铁路隧道多,长隧多,是控制工程的关键,西工指党委决定放手发动群众,在西南铁路工程中开展“隧道单口月进百米成洞”竞赛活动,倡导科研、设计、施工三结合,请地质专家指导。“百米成洞”活动一经发动,即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当第一个达到“百米成洞”时,我们开了一个会,总结经验,大加表彰。党中央高度重视,发来贺电,接着就有许多隧道相继出现“百米成洞”,并后来居上出现150米,200米,300米,最高达到500米,创造了施工中的奇迹。在土石方施工中,实行机械化施工,开展了月产万方运动,在桥梁施工中开展了大桥不过月,中桥不过旬的群众运动,收到了快速施工,节约原材料,并保证安全的效果。

  1985年,我国开始设立国家科技进步奖,在复杂地质、险峻山区修建成昆铁路新技术获特等奖。

  谈到获奖,蔡报瑗脱口而出:这是集体攻关的结果,哪一个人也干不成!后来才听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中国赠送给联合国的第一件礼物是一座成昆铁路的雕塑,它与美国登月带回的岩石、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一道赠送给联合国,象征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我为当年参与修建成昆铁路而自豪,更加想念那些为修建成昆铁路而牺牲的战友。 (本报记者 卜金宝 通讯员 易祖荣 刘延超)  

  最后,蔡老为记者赋诗一首总结自己的百岁人生:“如烟往事欣回首,更喜今朝笑语倜。盛世情怀歌百寿,余晖犹艳献神州。”

  (本文图片由易祖荣提供)

  图①:蔡报瑗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证书;

  图②:蔡报瑗在石家庄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图③:1956年,蔡报瑗(右一)在鹰厦线检查工程质量。

  图④:蔡报瑗参与修建成昆铁路的技术指导。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