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要敢做敢拼,也要胸有宏图不盲目;要有持续不断的激情,也要避免做不熟悉的生意;要具备从头再来的勇气,也要找准失败的原因……”
【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②】江西两代打工者接力创业终成功
中工网记者 卢翔 中工网通讯员 聂胜华
“蜜蜂能指路,所以我就来了。”杨金发每每被人问及为何返乡再创业,他总是这么说。
一路打拼过来的杨金发,在旁人看来,是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从外出的打工农家子弟,到成就一番事业。再到放弃成功的事业,回乡收拾儿子创业留下的“烂摊子”。他虽然文化不高,却敢做敢拼,他胸有宏图,却不盲目……
创业路上的杨金发像一位勇士,拨开重重的荆棘,最终采撷到了花朵的甜蜜。
儿子创业失败后父亲接手
今年58岁的杨金发出生于江西省资溪县马头山镇永胜村,小学毕业后,他便一直呆在这个乡村里。1991年,他开始外出打工。勤劳肯干的杨金发在攒到一笔资金之后,开始创业做起了小本生意。
起初,他在温州开卤菜店,但生意惨淡。几个月后他又转战到西安做面包,但生意依然没有起色。一路跌跌撞撞、四处碰壁的他最终到了天津,做起了炸肉串的生意。没想到,这一干就是20余年,杨金发也靠着这家肉串店从一个屡屡创业不成功的打工仔,成长为一位小有名气的企业家,还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天津咯香家食品公司。
2015年7月26日,主营纯天然有机蜂蜜系列产品的万花蜜有机生活体验馆在资溪开业,而开设这家销售门店的企业正是杨金发。在天津干得好好的杨金发,怎么又回乡开起了蜂蜜店呢?
这事还得从他独生儿子杨华说起。2012年,一直在天津打工的杨华从天津回资溪探亲,萌发了想要自己创业的念头——回乡办蜂厂。
继承了杨金发雷厉风行的闯劲儿,杨华办起了吉森中蜂养殖基地,又在县城开了一家销售门店,经营了两年,投资了近百万元,事情却并不遂愿。尽管他生产的蜂蜜产品质量好,但产量少,成本也高。加上品牌包装和宣传的力度不够,销售迟迟没有打开局面。
“一些伪劣的蜂蜜产品也让消费者失去了信心,当时的销售遇到了极大的困难。”杨华告诉《工人日报》记者。尝试了各种努力之后,杨华始终未能突破瓶颈,决定放弃了。
儿子“撂挑子”,给杨金发出了一道难题。“创业需要持续不断的激情,回去就意味着重头再来。”杨金发说,“创业最忌讳做不熟悉的生意,我外出20年,都是食品加工行业里摸爬滚打。生态养殖业从未涉足过,更别说经验了。”可想到自己一直是儿子的榜样,儿子返乡创业跌倒了,自己也不能袖手旁观。于是,杨金发把天津的生意交给儿子打理,自己踏上了返乡创业路。
“中国好人”左小森:民营企业家的公共事业... | 2014-11-07 |
张晓庆:从没害怕过工作中的困难(图) | 2014-11-07 |
“江西省女创业带头人”邓静:创业路上巾帼... | 2014-11-07 |
返乡农民工代大才致富之路:养“溜达鸡” ... | 2014-11-07 |
返乡创业夫妻档:手工缝制“中国风”(图) | 2014-11-07 |
王琴:勤揽“麻烦事”的“小巷总理” | 2014-11-07 |
朱良玉:消除女职工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 | 2014-11-07 |
农民工代表谈“打工爷爷”:很心酸 应给更... | 2014-11-07 |
张淑华同志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 | 2014-11-07 |
农民工刘光明被授予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 | 2014-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