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休职工、护边员魏德友(上)
魏德友(左)和他的女儿。本报记者 胡仁巴摄
魏德友今年76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一名退休职工,他和妻子刘京好居住在中哈边境173号界碑东南4公里处。
五十二年如一日,魏德友和妻子在边境线上放牧巡边,总里程达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走了5圈;堵截越界牲畜数万只(头),劝返临界人员千余人次,至今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他们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不忘初心的坚守,让很多人深受感动。
从北京到边陲
“魏德友原是北京军区某部的一名通信兵,表现突出,本打算转业后留在北京。后来他改变了决定。”10月初,兵团第九师161团宣传科副科长庄玉红向记者介绍。
1962年,新疆伊犁、塔城地区先后发生了边民越境事件。根据国家部署,兵团调遣干部、职工奔赴当地维护社会治安,施行代耕、代牧、代管。
“边防危难,国无宁日!作为一名军人,我们都想为国家做点什么。”1964年初,魏德友响应中央号召,从北京来到祖国西部边陲,成为九师161团原兵二连的一名“新战士”。
为了筑牢国防屏障,原兵二连没有设在外逃边民遗留的农牧作业点,而是进驻到额敏河畔萨尔布拉克春秋草场。这里地势平缓,边境前沿缺少天然屏障,盐碱较重。特别是春秋两季牧民转场过来后,草原上33处放牧点,牲畜可达上万头(只)。
面对戈壁荒滩,全连齐上阵,放牧的间隙,开荒、种树、掏地窝子。“当时,靠着两个黑面馒头,我们一天能开一亩多地或挖二三十个树坑。”魏德友说,“大家手上的茧结了一层又一层,有的拳头都握不紧,但人人斗志昂扬。”
兵二连干部职工的到来,让戈壁草场开始有了庄稼、林带。
驻守最前沿
“我们要用‘南泥湾精神’创建新家园!”时任连长张万台的话令魏德友终生难忘。立志报效祖国的魏德友从山东老家把扎着大辫子的刘京好接到兵二连,在地窝子里结婚成了家。
“家住路尽头,种地是站岗,放牧是巡逻。”魏德友和妻子每天放牧巡逻在萨尔布拉克、额敏河南畔,筑起了长达20公里的“移动界碑”,守护着祖国的领土。
那个时期,边防斗争最激烈、最危险的工作要数放牧了。魏德友请缨到萨尔布拉克担任了牛群组组长,拖家带口住进了萨尔布拉克半地窝子里。
“1969年,边境事件频发。我参加了‘铁牛队’行动。”魏德友回忆说。那一年,他们的大女儿不足3岁,儿子还在吃奶。妻子央求他,萨尔布拉克冬天封路,雨天泥泞,孩子们太小,能不能和大家一起搬到新连队?他回绝:“不行!要不你走,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1972年冬季,驻守在离边境线4公里的连队牧业点期间,魏德友在粉碎草料时,一不小心手套线头被卷进机器,双手被粉碎机吞噬。拔出时双手血肉模糊,左手食指只剩下半根。由于远离医院,只能简单处理伤口,魏德友的手留下残疾,至今一碰到盐碱水土,皮肤就会严重皴裂,钻心地痛。
一年冬季,魏德友骑马沿着边境放牛,发现一架飞机在上空盘旋。“我迅速卧倒在地,睁大双眼死死盯着。飞机一离开,便连忙跑到盘旋区域搜寻,发现了踏入我方的脚印。”魏德友快马加鞭到连队汇报,并和连队职工一起展开地毯式搜查,将可疑人员逼退回境外。
湖南慈利县南山坪乡大沙坪村村主任张道生:... | 2014-05-31 |
边防线上的忠诚守护者:让妻儿放心,让国家... | 2014-05-31 |
王海波:做一个真正的好党员 学习工作走在前 | 2014-05-31 |
长春市团山街道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 | 2014-05-31 |
吉日嘎拉:为了牧人的幸福(图) | 2014-05-31 |
李相岑:为公益而活(图) | 2014-05-31 |
王军:勤于钻研 忠于职守 甘于奉献 | 2014-05-31 |
德耀中华·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事迹 | 2014-05-31 |
学霸警嫂沈怡:丈夫的好军师 | 2014-05-31 |
陈冬花和她的六个“儿女” | 2014-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