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时代先锋-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家朱有勇:科研成果在田间地头开花结果
//www.workercn.cn2017-08-30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分享到:更多

  走出“象牙塔”,成果惠大众

  朱有勇出名了,很多单位、公司慕名而来高薪聘请,甚至开出上千万元的价格买断相关成果,朱有勇一一回绝了。在他眼里,知识分子应该走出“象牙塔”,让更多科研成果惠及大众。

  愿望很美好,实践起来却非一帆风顺。两年前,听说朱有勇要在蒿枝坝种全国最早上市的冬季马铃薯,蒿枝坝村村民李扎袜摇摇头:“冬季种洋芋?不可能!”

  不只李扎袜不信,整个蒿枝坝没一个人看好。“以前村里从未种过,卖给谁?”朱有勇听后笑了笑说:“雨少天暖,这里种植冬早马铃薯再适合不过。”可磨破嘴皮也无人响应,朱有勇决定带着新研发的马铃薯品种亲自上阵“示范”。

  播种、浇水、照看,转眼几个月过去,眼见挖出来的冬季马铃薯密密麻麻地躺在土里,蒿枝坝的村民有点心动了。以前,当地村民种出的马铃薯最大也就鸡蛋大小,如今朱有勇种的马铃薯最大的足足有两公斤。第二年冬天一到,包括李扎袜在内的10多名村干部带头,每人出资1万元入股,依托蒿枝坝拉祜雅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中租来了100亩土地,开始小面积示范种植。

  2016年11月份播种,2017年4月份收获,初步测产,最高亩产4.7吨,平均亩产3.3吨,100克左右的商品薯率97%,按每公斤3元的订单价格计算,每亩增收9000多元。李扎袜悬了小半年的心总算踏实了。

  “我到哪里试验成功了,收购商就跟到那里下订单。”朱有勇研究冬季马铃薯已有十几年,听闻朱有勇的土豆在澜沧推广种植,远在北京的土豆收购商一路追随。如今每年2月份到5月份,北京人吃的醋熘土豆丝中,5盘里有4盘都产自蒿枝坝。

  尝到了科技扶贫的甜头,澜沧县计划今年继续扩大冬季马铃薯的种植面积,让更多村民受益。

  “不光要脱贫,还要奔小康”

  冬季马铃薯不是朱有勇科技扶贫的唯一秘密武器。澜沧县竹塘乡李召梁子思茅松林,松针轻轻飘落,覆盖在林下三七苗床上,成为天然的保湿层,嫩绿的三七小苗眼下已长到10多厘米高。

  瞧着这片长势喜人的三七苗,朱有勇喜上眉梢,“三七最适合的生长环境是北纬22度至23度、海拔1500米至1800米的地区,种植三七,澜沧县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朱有勇的底气源自过硬的技术。连作障碍是世界性难题,通俗点说,在一块地上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作物就会烂根、枯苗,减产甚至绝产,三七的连作障碍尤为严重。过去,为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停为三七“搬家”,可如此一来,三七的道地性就没了保障。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朱有勇带领团队根据三七的生长发育自然规律,模仿三七生长的环境创立仿生技术,最终克服了连作障碍。

  朱有勇算过一笔账:在澜沧,适宜林下三七生态有机种植的林地约25万亩,以每亩产量50公斤至80公斤(干重)计算,村民每亩林下三七的收入可达5万元至15万元。“如果一个贫困户能种一亩,那就不光能脱贫,而且能直接奔小康了。”朱有勇难掩激动之情。

  从农民子弟到工程院院士,从工程院院士到“农民教授”,朱有勇将论文写在了广袤的云岭大地上。4年前,当年轻的女博士魏薇跟着她的导师朱有勇,历经五六个小时奔波,放下行李直奔田间地头时,她有些想不通:“怎么刚开始博士生涯,就先平整起了土地?”

  共事32年,云南农业大学植保学院党委书记陈斌却习以为常。每次下乡,朱有勇总是第一个冲下车,有时直接跪在田里双手刨土,查看土壤土质、肥力及农作物根系发育情况,他们有些于心不忍,提醒朱有勇膝下垫点东西,他总是笑着摆摆手,“不碍事”。

  今年秋天,“朱公馆”将迎来240位农民学生,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班”的首期学员,他们将分别参加马铃薯种植、林下三七种植、畜禽养殖、中草药材种植4个培训班。想到又能为农民脱贫致富再干点事,朱有勇掩饰不住地激动,“能帮农民兄弟解决农业上的问题,还能跟他们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我觉得,这就叫幸福”。(沈 慧)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