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农民工-正文
农民工陈圣锋:小竹鼠做出了大文章(图)
//www.workercn.cn2014-05-27来源: 人民日报
分享到:更多

  搞养殖也写日记,与众不同才能成功

  陈圣锋怀揣2万多块钱,兴冲冲地从广西南宁市的一家竹鼠养殖场购进了30对种鼠。回到家打开笼子一看,顿时傻了眼:原本活蹦乱跳的30对种鼠,只活下来7对,其余死去的种鼠身上布满了撕咬后留下的牙印,笼子里到处是血污。没办法,只好再次揣着钱上门去买,第二批30对种鼠分笼装车,总算安全地给运了回来。

  对这些花了“血本”买来的宝贝疙瘩,陈圣锋格外看重。为让它们吃得好,也为了节省养殖成本,他和岳父经常上山挖竹鼠最爱吃的芒草根。“山上的芒草密不透风,连狗都钻不进,岳父和我一起爬进爬出,手上脚上经常被锋利的芒草叶割出一条条血痕,真是吃了不少苦头。可哪怕是这样卖力地伺候,竹鼠产崽数和成活率还是少得可怜。一胎也就两三只,能活下来的不到15%。”

  “看来,养竹鼠光有热情还不行,一定要有真本事。”打小在山里长大,对竹鼠并不陌生的陈圣锋意识到,不摸清竹鼠秉性,不掌握科学的养殖技术和管理办法,创业难以获得成功。他买来竹鼠养殖技术书籍,又在网上下载相关视频,开始埋头自学。

  “网络和书本也不是万能的。各地的水土、气候不同,竹鼠养殖方法也不尽相同。”陈圣锋说,2009年7月,他按书本上写的,将饲料捏干后投喂,结果导致一些竹鼠因脱水而死亡。当年8月,他把养殖场交给岳父和妻子照料,独自一人前往南宁市,边打工边学习,为了省钱,他住的是最便宜的旅店,吃的是最简单的伙食。“从那时候开始,我养成了写养殖日记的习惯,并一直坚持了下来,现在都写满了6本笔记本。”

  整整一年下来,陈圣锋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掌握了从引种、配料、喂养、防疫、繁殖等一整套竹鼠科学养殖技术和管理办法。2010年10月,底气十足的他将养殖场搬到洞塘村,规模扩大到80多亩。“村里帮我协调了土地流转,镇里又帮我争取了信用社贷款,解决了资金缺口。这次搬迁共花了50多万元,除了20万是自己的积蓄,其余30多万都是贷款。”

  陈圣锋的竹鼠养殖顺风顺水,产崽量提高到每胎6到7只,成活率也达到45%左右。“产崽多了,母鼠一时照顾不过来,我就给小家伙们当‘奶爸’。”每到母鼠产崽高峰期,他都要给喝不到奶水的幼鼠调冲奶粉,结果还真管用。目前,他的竹鼠养殖场不仅有600多平方米的标准鼠舍,还有大片的竹林、山地和菜园等,年纯收入超过25万元。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