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那天总理来视察,我跟总理说:‘总理你好,我代表山东省所有农民工向你问好,你辛苦了!’ 总理说:‘你们辛苦你们辛苦!’因为太激动了,我当时抓住总理的手很久都没放,感觉他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陈雪萍 (陈雪萍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周小璐 见习记者 杨月)进入房间后,记者首先看到的是一堆一堆的药。“最近嗓子不好,老是干咳不止。”全国人大代表、山东三箭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油漆粉刷工陈雪萍不好意思地笑笑。这次参会,她带来了《推进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拖欠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关于村镇垃圾、污水处理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标的建议》等多个建议。
作为一名基层普通员工,陈雪萍说自己这次可算圆了一个梦,那就是跟总理握手。“那天总理来视察,我跟总理说:’总理你好,我代表山东省所有农民工向你问好,你辛苦了!’ 总理说:’你们辛苦你们辛苦!’因为太激动了,我当时抓住总理的手很久都没放,感觉他很亲切、和蔼、平易近人。”
自1993年来到三箭集团工作,陈雪萍已经在这里待了22年。从一名基层的油漆粉刷工,到目前的一名班组长,手底下管理着300多号人,陈雪萍走过了一条极为坎坷的路。
在陈雪萍的记忆里,“穷”字始终伴随着自己的青年时代。22岁结婚,23岁生孩子,连同婆婆和三个小叔,一家七口人挤在几间简陋的茅草屋里。每年9月份就开始到处找邻居借粮食,半年后有了新粮再一家家还回去,还完之后就所剩无几了。
“就没吃过白面。”陈雪萍还记得,1990年过年的时候,一家七口人只有20块钱,所有的菜就是豆腐、咸菜、白菜。“要不是家里太穷,谁也不会跑出去打工。”就这样,27岁这年,陈雪萍从泰安来到济南,成了她们村里第一个外出打工的女性。
油漆粉刷工这份工作苦、累、脏的程度是可以想象的。刚开始陈雪萍技术不熟,一面墙的油漆要重刷好多遍,早上五点她还要起来给工友们准备伙食,组上有谁头疼脑热,她还要前后张罗带他们看病。最好的伙食是方便面,一般都是”大卷子”配咸菜,有时候连咸菜都没有。每天3块钱的工资,陈雪萍一天也不敢休息,每个月底只剩下五六十块。
尽管这样,陈雪萍很知足。“在家还愁没粮食吃呢,这样挺好,至少有吃的。”陈雪萍说,那时没觉得苦。不过生活的艰难还是让乐观的陈雪萍哭了一次。
那是1994年,家里弟弟要结婚,女方提出要2000块钱,陈雪萍犯了愁。想到可能会因为这个影响弟弟结婚,陈雪萍自己躲在被窝里哭。最终从工地借了1000块,又从叔叔家借了500块,再加上自己的所有积蓄才勉强凑够。
尽管日子穷,那时工友们的感情却都很好。有次她拿着2块钱出去买咸菜,结果迷了路,所有工友大半夜走上街头四处寻找。后来她遇到一个好心的大爷,把她领回了工地。待她回到宿舍的时候,其他外出寻找的工友都还没回来。这个温暖的小故事,陈雪萍说她一直记得。
相比之前,现在农民工的处境和待遇提升了很多。陈雪萍说,现在农民工素质越来越高,越来越年轻化,他们也同样有思想、有抱负。但是她有个疑问,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宁肯去超市挣1000块,也不肯到工地去挣五六千?陈雪萍觉得,主要是两代人的思想不一样了,“我们当年是挣口饭吃,愿望就是照顾好家人,过年买新衣服;现在的青年人他们的物质条件父母都给提供了,吃喝不愁。当然,这也是社会的进步。”谈及未来,陈雪萍表示,要多往前看,前面的生活会更美好。
(原文2015-03-09发表于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