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天,和一根扎钩、一套图纸、一支笔、一个计算器、一把尺子、一本图集打交道;参与了20多个项目建设,当了5年钢筋工、3年钢筋班组长、22年钢筋工长;一干,就是30年——在中建四局三公司遵义奥体中心项目,有一位农民工叫沈建明,经过他手工计算的钢筋量约16万吨,换算成直径18mm的螺纹钢,可绕赤道两圈。令人称奇的是,他的测算,损耗率不超过1%,可谓名副其实的“钢筋专家”。
最让业主放心
2013年7月的西安,工地似火炉般炙热。沈建明和钢筋绑扎工人们的衬衣都能拧出水来。在工地上转了一圈后,他把工人绑扎钢筋的扎丝全部没收了。“不返工,就停止绑扎!”沈建明的一句话“激怒”了干活的几名工人,原来这几名工人并没有按照操作要求将扎丝绑到指定位置上,出现了偏差。
“我们绑扎钢筋20多年了,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也没见楼房垮塌过……”几个工人一边辩解,一边冲到沈建明面前,要夺回扎丝。
“干工程,不要怀有侥幸心理,必须按照规范来做!”沈建明理直气壮道。
“你非要这样认死理,我先把你给‘绑扎’了!”一个工人伸手要去抢夺扎丝。
“住手!”劳务班组组长来了,大声呵斥那个工人。
事态平息。但那个组长跟沈建明说,我们是靠钢筋量挣工钱,前面没有按规范绑扎就不返工了,现在开始按规范做。沈建明拒绝了,他指着11G101图集上的标准说,“不是我刁难你们,是国家的规定……”
30年,像这种事儿,沈建明遇见得多,但每一次“较量”他都赢了。所以,在他做钢筋班组长、钢筋工长的20多个项目,钢筋作业最让业主和质监部门放心。
2014年,沈建明所在项目部接到了西安一家单位的紧急任务,这家单位需要修建一个仿古建筑,原先聘请的施工方在测算钢筋使用上出现失误,导致建筑无法继续施工,公司把沈建明派了过去。
一到工地,业主方见只来了沈建明一个人就着急了。“你们公司行不行,怎么只派个农民工过来?”一位项目经理质问他。而沈建明的回答很简单,“不信我们试试!”经过3天的重新测算,沈建明交给了业主方一份近乎完美的方案,不仅修正了错误,还为对方节省了近1000吨的钢筋。
“你这个农民工真不简单!我服了!”临走前,这个项目经理由衷地说。
笔算赢了电脑
沈建明有一个记录,至今在公司无人能破。他用笔算钢筋用量、钢筋下料对决电脑软件计算,在时间和用量上没有输给过电脑。
西安牟家村城中村改造地块四项目4#楼,地下1层,地上33层。由于工程节点多,工期紧,任务重。项目经理把钢筋用量计算,交给了商务部两个年轻人用电脑软件算,沈建明用笔算。
磨刀不误砍柴工。沈建明首先钻研施工图纸,他把图纸彻底弄明白后,算用量花了10天,另两位算了12天。沈建明手工计算的结果直接被用来指导现场施工,并作为劳务单位结算的依据,完胜了电脑。“我不是神仙,我只是把各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全盘考虑。”沈建明说,“软件可以很快地计算出钢筋需求量,但不能精细地指导现场施工。”
钢筋下料是考验一名钢筋工是否合格的重要工作,下料少了工程无法开展,下料多又会造成浪费。遵义奥体中心项目体育馆工程,沈建明别具匠心,把9米钢筋切割成合理比例,用一个套筒加强连接,钢筋使用率达100%。仅这一项小创意就为企业节省钢筋成本近50万元。
沈建明对进场钢筋用量计划,一般准确率都在97%以上。通过他的精打细算,每一个项目钢筋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比规范要求提高了0.5%以上。
“凡是沈师傅进驻的工地,从来都是卖废铁最少的工地,几乎看不到浪费的钢筋。”采访中,几位工人纷纷竖起大拇指。
勤奋换来高薪
“下面我宣布,沈建明同志被评为局级劳动模范,工资从1.2万元升至1.5万元,享受专家待遇,并带薪国内免费旅游一周……”2016年2月,公司年度工作会上,当主持人宣读了这条“嘉奖令”后,台下掌声雷动。
“获得高薪没什么秘诀,就是靠勤奋,别人工作的时候我在工作,别人玩的时候我在学习,就这么简单。”参加工作的前五年,沈建明平均两个月在工地上穿破一件工服。
“师傅对国内有关钢筋方面的书籍了如指掌,我们都很佩服他。”沈建明的徒弟陈星宇说,有一次,他在施工中犯了一个小错误,恰巧被沈建明看到了。“小陈,封顶柱直锚需要满足哪两个条件?”沈建明一句话问的小陈摸不着头脑,想了十分钟都没回忆起来。“自己好好去看看书,60页的D图会告诉你错误在哪里。”听完这句话,小陈才知道自己犯了错。
“我们在沈师傅那里,学到的不仅是对钢筋‘作业’精益求精的工艺,还学到了对工作细节追求完美,和对这份职业的崇尚与敬畏……”沈建明的徒弟们都这么说。
如今,在遵义市新蒲新区附近的工地上,沈建明是“名人”。相邻施工单位有拿不准的问题,都慕名来找沈建明帮忙,他从不拒绝。“我希望大家的技术都能好起来,这样我们国家的建筑水平才能提上去。”沈建明说。(中工网记者 李丰 中工网通讯员 李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