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巧妙调处欠条官司
化解分手恋人多年积怨
2000年大学毕业后,本科主修经济学的刘黎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硕士。2002年毕业时,她认为法院是最能实现法治理想的地方,于是放弃了去市级机关工作的机会,毅然选择了法院。
这一干,就是十几年。为了让每个案件都办得扎实,让每个当事人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她不知动了多少脑筋,花费了多少心思。刘黎说,每一次看到当事人如释重负地离开法庭,自己就打心眼里高兴。
刘黎审理过一起看似简单的债务纠纷案,曾经的情侣,同居四年期间互相打过多张数额不等的欠条,分手后彼此开始“算旧账”,并起诉到法院。这个案子,是女方起诉男方欠债6万元。
第一次开庭,刘黎发现,为了这些欠条,两人没少折腾。三年来,双方你诉我,我诉你,一方一审胜诉了,对方就上诉,二审维持原判,再打再审。当时,两人就其中的6张欠条已经打了十几场官司,期间男方的弟弟到女方居住的小区进行过骚扰、谩骂,女方带人到男方家里进行过打砸,双方矛盾越积越深。
她意识到,男女朋友之间的借条,谁也说不清借款事实到底存不存在。如果按照不告不理的规定,简单地对6万元的欠条一判了之,那么不但矛盾解不开,双方的官司也不知道还要持续多久。琢磨了好几天,刘黎终于想到了一个“一揽子解决”的调解方案。
第二次庭审,刘黎通知双方拿上手中所有借条到庭。数了数,一共30张。她坐下来认认真真地给他们算了三笔账:第一笔“金钱账”,各方欠条累加之后,两相抵消,不过2万元;第二笔“时间账”,如果按现在这种方式,把没起诉过的欠条都起诉,官司少说也要再打10年;第三笔“成本账”,几年官司打下来,两家人已经深陷其中、势同水火,长此以往,不但谁都没有好日子过,大好青春也白白浪费了……这么一分析,两人似乎有所顿悟,提出回去再想想。第二天一早,两人一起来到法庭,办理了撤诉手续,并当着刘黎的面儿把手里的欠条都撕了。
办完这起案件,刘黎在笔记本上写道:“办案子就像下围棋,得有全局观念。要争取透过诉讼现象看到纠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