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创新双线”打造金牌工人
——记国家电网福州供电公司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
中工网通讯员 王山林 孟冬昵 张锦锋
冯振波在试验轴传动飞车
“可以尝试下横向切削的方法”、“最好能通过螺纹旋进加压”……5月25日晚,国家电网福州供电公司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里灯火通明,工作室成员们正在对新型螺母破削装置的研制展开热烈的讨论。
碰撞、激励、交锋、启发,不同的创新思路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这场由劳模引领的技术创新头脑风暴激战正酣。“以往,在检修作业时,大家都用扳手来破削设备上锈蚀的螺栓、螺帽,费时费力。我们就想要研发新装备来解决这个问题。”全国劳模、国网福州供电公司检修公司带电一班班长冯振波介绍说。
近百个创新项目,14项国家专利授权,老中青三代个个身上有荣誉。最大限度实现电网不间断供电,每年增供电量3000多万千瓦时。以冯振波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设立以来,紧紧围绕着技术创新“从员工中来、到员工中去”两条主线,在助力员工成长,服务生产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员工中来:
问题导向引喷智慧“涌泉”
在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陈列着大大小小十几个创新成果。“输电线路轴传动出线飞车”、“升降式变电站带电作业绝缘平台”……细数工作室的每一项创新,均来自员工们在带电作业中的实际需求,既有实用接地气的改装,又有技术性强的开发创新。
“创新不是无本之木。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实际上是职工们在工作中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冯振波介绍说,职工们在一线生产的过程中,对现有设备、工艺存在的不足最有体会。工作室成立以来,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引导员工有的放矢开展创新。
带电一班在对水口变电站发热刀闸开展带电维修时,作业人员用安全带吊挂在绝缘梯上操作,体力消耗很大,也很危险。员工张世炼突发“奇想”:要是能坐着作业该多好啊!围绕这一想法,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就地取材,终于利用现有的工具搭起了可让人坐着作业的绝缘平台。这一平台后来在福建电力公司系统得到了全面推广。
为广泛吸纳生产一线的“金点子”, 冯振波劳模工作室还推行项目“首提制”,提出创新点子并被采纳的职工,将成为项目负责人,并得到劳模工作室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这一机制充分地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让每个员工成为创新的主体。”冯振波表示。
问题导向引喷智慧“涌泉”,这些年,冯振波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的近百个创新项目无一不是源于员工的日常工作。这些凝聚着生产一线员工智慧的小发明、小创造,有效解决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极大地推动了企业生产水平和效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