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老兵郭松志:用迫击炮炸炮楼 指哪儿打哪儿(图)
//www.workercn.cn2014-08-15来源: 燕赵晚报
分享到:更多

  15岁偷偷离家

  奔赴前线抗日

  1937年,郭松志还是赵县北李家町村一个14岁的孩子。他从大人们口中得知,日本鬼子来了,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打听到八路军对老百姓特别好,专门打鬼子,就有了离家参军的念头。老人回忆道,他的想法立刻遭到父母的反对。家人告诉他参军后生活会非常艰苦,十几岁的年纪尚无能力在战场上保护自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但满怀报国热情的郭松志没有放弃,他坚定信念一定要找机会上前线打鬼子。

  1938年6月,他听说有位乡亲去不远处的宁晋县当八路。15岁的郭松志趁家人不注意,偷偷从家里跑了出来,直奔宁晋县投奔八路军,成为129师385旅2团1营4连一名八路军战士。领导看他年纪小又机灵,让他担任了通信员。郭松志由此开始了小米加步枪的抗日征程。“每天的食谱就是小米、3钱油、3钱盐。因为兵器不足,我只领到一把大刀。新兵每年发一件棉衣,那时行军打仗很苦,衣服经常破损。但战士们一件衣服至少要坚持穿3年,每年冬天我们都是自己拆洗棉衣,然后再接着穿。虽然行军的日子很艰苦,但是能参军打仗保卫家乡,心里很痛快。”

  打了胜仗

  缴获敌军一门大炮

  当时,郭松志所在部队在束鹿一带驻军。1938年10月,日军带着大炮来扫荡,八路军与日军打起游击战。八路军在各村之间挖了不少战壕,这些战壕连接起来,作战时更加隐蔽。“10月份的晚上天气开始变冷,日军冻得受不了,在山里点火取暖时暴露了目标,我军战士趁机用手榴弹对敌人进行攻击,一举歼灭参加扫荡的鬼子,同时把大炮收入囊中。”郭松志说,1939年正月,部队来到赵县乡官村,负责破坏敌人的铁路。八路军先派侦察员摸清地形和敌人的巡逻规律,抓住间隙,战士们搬走铁路轨道和枕木,然后点燃枕木破坏轨道。早些年,郭松志曾多次向老伴提起,冬天破坏铁路时,因为长时间趴在冰冷的地面上,衣服都冻成了冰块。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