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张志超(右二)深入到社区与居民进行亲切交流。 李伟 摄
走进张志超的办公室,温暖的阳光透过落地玻璃窗照射进来,落在一盆盆绿色植物上,光洁的叶片看上去青翠欲滴。“10月末连续几日雾霾满天,感觉城市上空好像盖了层厚‘霾’被,把污染物全部‘捂’在低空中。好在后来下了场雨,才恢复蓝天白云的清爽。”回忆起前几天的天气,张志超直言“心情都随之郁闷了”。不过,他也表示,只有经历过雾霾天,才能感到一片蓝天的珍贵。
推行“气化吉林”
留住头顶蓝天
调查数据显示,我市雾霾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燃煤、机动车尾气、餐饮炊事、工业排放、生物质燃烧以及各种污染物在空气中发生的二次反应。
“我还记得,2002年至2011年,我市市民连续9年享受到340个以上的‘蓝天’,为东北省会城市之首。”“是啊,记得我小时候,根本没听说过‘霾’这个字。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在天气预报里,开始出现了‘明日有霾’这样的专业术语,而且近年来越来越频繁。”采访过程中,记者与张志超谈起近年来出现的雾霾。张志超认为,虽然空气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方面,但主要原因之一还是燃煤污染。“目前,我市冬季采暖仍以燃煤为主,而且与过去相比,我市的煤炭消费总量越来越大。以2013年为例,全市煤炭消费总量达2900万吨,是2010年的2倍多,43天重污染天气当中,有41天出现在供暖期。”作为来自燃气企业的人大代表,张志超表示,全面治理雾霾天气的有效途径,莫过于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气化吉林”战略,推进老城区“煤改气”,在新城区推广天然气。
张志超告诉记者,去年的人代会,他递交了一份《关于治理我市雾霾天气,推进老城区“煤改气”和新城区天然气推广利用的建议》。撰写建议的过程中,张志超立足本职,从稳定天然气气源和输配天然气保障能力、政府应给予相关政策扶持、建立一个完善的资金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详实可行的建议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燃煤污染是诱发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城市中机动车排放的尾气,建筑工地及物料运输中的扬尘,春秋两季田间地头的秸秆焚烧,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工业粉尘,各类污染物大量排放、多源叠加,都会给空气带来不同程度的污染。”张志超表示,除了政府部门积极治理外,广大市民也应当为“守护蓝天”做些什么。“学会废物利用,变废为宝,比如逛超市时记得随身携带环保布袋;出门前提前计划一下行程,能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交车、轻轨到达的地方,尽量选择‘绿色出行’。如果市民们都能自觉实践这些微小举动,或许就能让我们头顶的蓝天白云更多驻足。”张志超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