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工业管理 商业经营 科技支撑
“做现代农业,我找回了尊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
4月的辽沈大地,桃红柳绿,正是种下一年希望的时节。
在辽宁省海城市三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现代化育苗大棚里,姊妹们正忙着将一株株西瓜苗、黄瓜苗,从育苗盘移植到营养杯中,准备发货。
“这些都是农户的订单。工厂育的苗抗病性、成活率都比菜农自种的好很多,很受欢迎。”公司总经理张青自豪地说,“这个200亩的棚一年出苗1800万株,产值近2000万元,平均亩产值10万元。”
“做现代农业,我找回了尊严。”公司董事长李世鸿语出“惊人”。
带着记者参观公司的生态大棚,一路看,李世鸿一路聊着他的创业故事。
李世鸿的第一桶金是摆地摊卖裤子挣的。1993年,李世鸿老家中小镇集体企业改制,看到商机的李世鸿先后办起了印染厂、助剂厂。“虽然赚了钱,但污染了环境,心里不舒服,总觉得被乡亲们指指点点。”李世鸿压力倍增,“一是小印染工厂越上越多,渐趋饱和;更主要是环保压力大。”
转型之路并不平坦。2003年,李世鸿搞起了轮胎销售,投入却打了水漂。
2005年,全是印染企业的中小镇产业发展也面临困境。镇上经过论证后想发展现代农业。书记、镇长找到能人李世鸿。
那时的李世鸿对农业不懂也不关心,但经不起软磨硬泡,2006年他投资300多万元,建起了16栋高标准蔬菜大棚。
以前开豪华车谈生意,现在开拖拉机犁地。“老李干不下去了!”“李总不行了。”这些屡屡被嘲笑的嗑儿,李世鸿记得清清楚楚。
“说到种地,我连普通菜农都不如。”不久,爱钻研的李世鸿就找到了辽宁省农科院育苗专家张青,张青提出的品种研发、种苗产销、订单收购模式,李世鸿非常赞同。
在企业股份制改造时,李世鸿把30%股权给张青,当起了“甩手掌柜”。之后又扩大投资,先后在中小镇、耿庄镇流转土地4000多亩,建起连片蔬菜大棚和2万平方米的育苗温室。
张青和技术团队接连培育出了彩色辣椒、元鸿寒丰黄瓜、紫丽人小茄子等39个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公司成立3年就实现盈利。李世鸿陆续关掉其他企业,专心投身高效农业。“李总转行搞对了!”原来嘲笑李世鸿的人开始转向,甚至有些“羡慕嫉妒恨”。
“我是三星合作社的,咱的菜摘完直接进大超市!”海城市中小镇德胜村55岁的菜农王世标喜上心头。
“一个月4000多元收入,还不耽误照顾孩子,村里姐妹都在这里上班。”耿庄镇北耿庄村村民王士娟无比骄傲。
目前,三星生态已在全国建立农资连锁经营店800余家,带动几十万农户年增收10亿元。
“做现代农业不仅有钱赚,更可以带动农户致富!”李世鸿说,“用工业方式管理农业,用商业模式经营农业,用科技力量支撑农业,农业就会有永久的春天!”
【记者手记】
李世鸿的创业发展之路,是一部改革开放史的折射。从摆摊卖布小打小闹,到办印染厂、助剂厂,再到现代农业育种育苗;从赚污染的钱,到现在做生态高效农业,李世鸿的故事说明,一个企业、一个地区只有不断创新转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下,无数的李世鸿在为中国经济注入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因子。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种子永远长在适宜的市场环境里,而不是在政府的摇篮里。激活大众创业热情、释放社会活力,让民间资本活跃起来,中国经济会一直走在春天里。(本报记者 何勇)
阎文昭:敬业奉献 服务“三农” | 2010-04-19 |
吴太平:农民增收的“智多星” | 2010-04-19 |
吴太平:农民增收的“智多星” | 2010-04-19 |
十八大代表李健:一片“绿叶”的情怀(图) | 2010-04-19 |
赵亚夫: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图) | 2010-04-19 |
闫雪:卖了房子去种地(图) | 2010-04-19 |
阎文昭:敬业奉献 服务“三农” | 2010-04-19 |
范新文:从打工妹到“菜老板” | 2010-04-19 |
王继顺:“种苗大王”的致富路 | 2010-04-19 |
梁军:现代农业离不开“铁牛” | 2010-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