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王书文:维自然所喜
//www.workercn.cn2015-11-13来源: 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更多

  在公益和效益间寻找平衡

  如果支持100个这样的牧民家庭,这样就可以实现规模化发展。于是,王书文设计出“绿牧家”项目,也就是“1亿棵梭梭”项目的前身。

  他的提议得到不少人同意,但也有很多人当面就反对,表示项目不可能实现,也不应该做这件事。理由是这个地区本就干旱,为什么还要去种梭梭加大对地下水的消耗呢?

  原来,不少人把种梭梭误解为在沙漠里种大树了。纠正完错误的理解,王书文面临更棘手的问题——让这群忙碌且外行的企业家理解项目的核心精神,给予行动和资金上的支持。

  他先是跟大家商量,选一个地方试种两万亩。众人半信半疑地同意了。地点选中了苏海图。王书文带领团队和牧民用两年时间打造了一块实验基地,结果梭梭的长势特别好。随后,王书文提出扩展到20万亩,效果同样不负众望。

  技术上可行、效果上可行,影响力也有,王书文开始有了更大的设想。治理阿拉善地区1/4的荒漠化土地,恢复和建构历史上的800里梭梭林防护林体系。

  为了让企业家们和社会公众更好理解,必须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1/4,也就是200万亩,需要种的梭梭数量是1亿棵。王书文把它凝练成“种1棵梭梭,固定10平方米荒漠化土地,花10块钱”。为了这句话,王书文几个月里走访测算了气候、地质、土质都不同的大小地块,总结了不下十几种情况。

  现在,“1亿棵梭梭”项目已经成为SEE的品牌项目,是其第一个从品牌、规划、设计、运营团队、筹资、市场推广、团队管理、企业家参与、政府关系等全方位、完整运行的项目,改变了过去只做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的特点。同时,它还改变了协会内部部门之间的分割,加强了合作,并为后期打造公募基金会打下了基础。

  最初,王书文对企业家插手公益项目的执行一事特别矛盾,认为“公益的事,我比你专业”,企业家们只管出钱就可以了。但后来,王书文慢慢觉得,科学化与企业家要求的规模化并不矛盾。科学家与企业家的思维逻辑不同,前者是先研究环境有什么问题、面临什么威胁,然后考虑项目的解决方案、需要的资源。后者则是反过来,先思考能实现什么样的愿景,投入多少资源,然后是解决了哪些问题。

  事情还是那些事情,需要的不过是转换思维。几年下来,王书文有了心得,那就是用科学家的头脑思考,用商业的思维设计,用企业家的语言表达。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