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范晓光:信念如钢(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0-18来源: 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更多

  “我长大了解放什么呀?”

  1944年,王平任冀晋军区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和冀晋区党委书记,年底率部进军雁北、挺进绥东,积极对敌开展攻势作战,在平绥路以北开辟了新的根据地,从而打开了延安到东北的通道,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年,王平的长子出生。因为抗战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妻子范景新给孩子取名为“晓光”。

  小时候的晓光就很有主意,“名字是妈妈起的,但是姓是我自己改的。”因为父亲工作忙碌多不在身边,跟母亲更亲近的他郑重向父母“要求”:自己要姓范。

  跟母亲亲近,但受到父亲的影响却一点不少,范晓光从小就希望,长大了能参军打仗。

  1949年初,王平和家人住在张家口,那时几乎每天都能听到打胜仗、解放城市的消息,每次得到胜利的消息,大家都在欢天喜地庆贺,唯独范晓光急得大哭,“今天解放这个,明天解放那个,全国都解放了,我长大了解放什么呀?”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范晓光说,自记事起,他就在渴望长大,希望自己能当一名解放军战士,为解放全中国出力。“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就对党和军队充满了感情,为人民服务、为祖国争光的信念从小就植根于心田。”

  军队梦随着年纪的增长,也愈发强烈明确。为表达对军队的感情,中学时范晓光还一度把名字改为王可军,意思为“可以参军”。

  1964年,梦近了一点。范晓光考入南京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现为南京理工大学)。

  入学后,学校安排新生下连当兵锻炼。当时,正值全军开展大比武活动,范晓光训练刻苦,成了“神炮手”,受到连队表扬。连队党支部还把他列为入党培养对象,要他写一份入党申请书。

  “但我不会写,就给父亲写信,问他入党申请书怎么写。”父亲的回信让有些成绩的范晓光冷静下来:“你追求进步,我感到很高兴,但是你连入党申请书都不会写,说明你还不具备一名共产党员的条件,你要好好学习党章和党的历史,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到时你就会写入党申请书了,等你会写入党申请书了,说明你离党员的标准也就不远了。”

  读了父亲的回信,范晓光认识到自身的差距,也渐渐开始去理解“共产党员”的含义。回到学校后,他按照父亲要求,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周末带领班上同学到街头学雷锋做好事,处处起带头模范作用,被学校评为模范共青团员,后来又被发展为预备党员……

  在范晓光入党后的第二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随着父亲被“打倒”,范晓光也受牵连,虽然入了党,但迟迟不能转正。同一年,根据中央军委决定,南京炮兵工程学院和其他两所军事院校改为地方院校,学校全体教员和学员集体脱军装转业,范晓光第一次当兵的经历就这样“匆忙”结束了。

  “一心一意想当兵,没想到这么快就结束了。不过比起父亲所遭受的折磨,我自己人生的一点挫折变化,不算什么。”1968年大学毕业后,范晓光被分配到东北39军116师农场劳动。

  “农场的劳动强度非常大,但大家干劲都很大,大冬天赤着脚冒着严寒到芦苇塘改造而成的水田里平田。由于有一些芦苇根没有清除干净,一脚踩下去,稍不注意脚板就要被扎破。每天晚上回到宿舍,都要仔细剔除伤口里的淤泥,然后用酒精棉球消毒。”辛辣的酒精棉球塞进伤口时,人痛得直哆嗦。但即使这样,第二天继续下田干活。在插秧过程中,范晓光因劳累过度,得了肺炎也不知道,直到有一天昏倒在田里,被送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出院后,农场把范晓光树为先进典型。

  但同时,由于父亲受审查,连队组织召开批判会,要范晓光和父亲划清界限。“但是我拒绝这样做,因为我坚信他绝对不会反党,更不是反革命。”于是,范晓光又由先进典型变成了反面典型,受到批判。

  “父亲被打倒,家被抄,家里人也被赶出了原来的住房。全家人有的被下放到五七干校,有的被下放到煤矿和农场劳动锻炼,有的到农村插队。一家人被分散到几个地方。”

  即便这样,范晓光依然与父亲保有一样的信念。“无论专案组如何威逼,父亲始终坚持不写假材料、不讲假话。期间我去看望父亲,他说,我对党是忠诚的,我没有反党,没有罪!”

  1972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王平被解除关押。1973年,范晓光也调回母校当教员。

  但因为始终对军队充满感情,一直想再次穿上军装。“1978年,终于第二次当兵入伍,到军委炮兵科研处工作。”在炮兵工作期间,范晓光潜心科研,参加指导122毫米40管火箭炮、130毫米30管火箭炮等装备的科研课题,这两种新定型的装备后来都参加了国庆35周年和50周年阅兵……

  这一次,范晓光的军人之路走得通畅亦坚定。

  “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

  2003年,中央军委任命范晓光为成都军区副司令员。“能够来到当年父亲长征战斗过的地方工作,我感到很有意义。”

  “利用下部队的工作机会,怀揣着父亲的回忆录,我沿着父亲的足迹,重走长征路。几经探寻,我终于在班佑河边找到了当年红军烈士的殉难地,如今那儿已变成了一片红树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

  1998年王平去世后,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曾回忆,上世纪60年代他曾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听过时任学院政委的王平做报告,说到长征过草地牺牲的班佑烈士时,老人不禁声音哽咽,泣不成声,全场无不为之动容,许多人第一次见到一位首长在公开场合伤心落泪……走到红树林,范晓光更深切地理解了父亲的动情。

  “我仿佛看见了父亲伟岸而疲惫的身影,看见了那个临死不屈的红军小通讯员、视死如归的七八百红军烈士……我的双眼模糊,我的心绪被深深感动着,召唤着,那一刻,我告诉自己,重走长征路,我追寻的不只是一种精神,还有一种责任,那是我们这代人传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的责任。”

  “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物质丰富的今天,许多人却思想空虚、精神失落,我有责任告诉年轻人,在那片草地上发生过的红色悲壮故事,我当时就想,要在草地上为烈士们建碑立传,让红军的长征精神光照千秋。”范晓光提出建碑的倡议,得到成都军区党委和许多红军后代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如今,范晓光还记得2009年赴阿坝州考察建碑事宜,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党委书记侍俊对他说过的话,“烈士纪念碑应由阿坝人民修建,阿坝人民与红军情深谊长,长征中阿坝地区藏、羌、回、汉各族人民曾为前后在此过往的10万红军的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汶川大地震中,解放军在阿坝地区流血流汗抗震救灾,帮助阿坝人民重建家园,阿坝人民最懂感恩!”阿坝州委州政府拨出专款,并将红军烈士纪念碑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之旅的重要景点。

  侍俊说到的汶川地震,正是和平年代的军人范晓光,到成都几年后,面对的一次关于责任的考验———

  现在问起范晓光8年前的事,他摆摆手,说“都不记得了。”

  不会不记得。地震发生后,成都军区能够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工作的,只有五六千人。正规军兵力不足,当晚,范晓光批准下达命令:四川辖区内5万民兵,包括预备役,集中起来到灾区去!

  而他本人,也第一时间赶往救灾抢险的现场。

  生死劫难刚过,比地震更大的洪水威胁又接踵而来。山崩地裂形成了几十座危险的堰塞湖,而最大最危险的是容积超过3亿立方米的唐家山堰塞湖,它就像绵阳上方的“悬湖”,一旦溃决,将直接威胁到下游10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6月6日,范晓光再次陪同温家宝总理乘直升机到唐家山视察险情,“决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总理返回绵阳之时,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葛振峰上将,点将范晓光等三位“老兵”,在最后关头,集结坝顶,联手出击,指挥排危抢险,决战唐家山!

  接下来几天,媒体大量报道唐家山的排危抢险:唐家山堰塞湖达到泄流水位!四将军“坐镇”唐家山!彻夜不眠“悬湖”未泄!艰难的选择!……新华社援引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副指挥长范晓光的话:大坝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没有溃堤的危险……万一出现紧急情况,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部队,部队中最后撤离的肯定是领导干部。范晓光的承诺,给了无数人信心和感动。

  “地震发生后,我无法与范晓光联系而焦急万分,儿子无声的哭泣更让我心忧如焚……晚上,当我从中央电视台节目中看到他与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的温总理一起,在都江堰救灾指挥部时,我的眼睛湿润了。年近90高龄的婆婆范景新深明大义,为了保证儿子范晓光全身心投入救灾抢险工作,约定全家人不要主动给他打电话,以免分心他在前线的工作。”后来,范晓光的妻子吴晓鸣专门写文章,为丈夫范晓光喝彩。

  这个军人世家里透露的真情实意让人动容。一方面,是对远方深入抗震救灾第一线的亲人最质朴、最真实的牵挂;另一方面,是这一家三代20多人,愿意,并已经成为范晓光最坚强、最可靠的后盾。

  吴晓鸣还生动再现了当时范晓光的另一面。“晓光说:‘……嘿嘿,没事……啊,小心你要当寡妇,哈哈!……’电话在玩笑声中结束。乐观和幽默什么时候都不少,我了解他……”这份幽默,也与父亲王平彼时在长征中表现出的乐观豁达,多有几分相像。

  “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动力”

  2009年初,范晓光从成都军区的领导岗位上退了下来。数年的成都军区经历,让他对精神力量有了更多的感触。

  “成都军区是中国革命和红色文化的福地,在长征精神的激励下,创造了具有特色的‘两不怕精神’、‘老西藏精神’、‘老山精神’、‘川藏线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无论未来岁月如何更替,形势如何变化,长征精神永远是我们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动力!亲爱的爸爸,您可以安心了,您不用再悲伤了……”范晓光在2011年写给父亲的纪念文章中,也表达了这些感受和信念。

  而提到父亲那一辈老革命家的精神内核,范晓光强调了理想信念:“大力弘扬老一辈革命家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对党忠诚;无论身处顺境、逆境,无论面对多大危险和困难,都始终信念如钢、坚贞不渝……”

  后来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后,范晓光的建议先是关于自己的专业——“军队职业化”,后来是稀土等战略资源的保护,“建议多是来自经历”。当他的小孙子出生后,他还关注到了妇女儿童拐卖的话题,为此撰写提案建议,加强从买方市场控制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委员的身份,也是一种责任。”

  责任里还有父亲的期望。1998年2月,王平将军逝世前,仍在关心家乡的教育,他留下的遗愿,是捐资为东源中学建一座学生公寓。在王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范晓光携全家回到家乡,在他的鼓励下,儿子捐出30万元,为家乡东源中学建起了一栋学生公寓,完成王平将军愿望。后来,他和妻子、儿子也多次前往阳新县,关注学校建设,捐赠图书和助学款。

  责任里还有父亲那一辈老革命家精神的发扬和传承。他欣慰地看到纪念碑瞻仰的人络绎不绝,他也希望会有更多人被这个悲壮的故事感动,希望他们能与烈士进行心灵对话、经受感恩和感动的体验,净化心灵,校正自己的人生方向……(记者 王卓 韩雪)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