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高殿民:中国首席奥运记者走了(组图)
//www.workercn.cn2016-12-22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更多

中国首席奥运记者走了

他用40年讲述一个中国故事

  2012年,高殿民在伦敦书展上向读者介绍中国图书。资料图片

  高殿民参加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资料图片

  逝世前一天,高殿民(左三)在韩国平昌参加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会议时与国内同事合影。资料图片

  2004年,高殿民在雅典奥运会新华社前方发稿中心。资料图片

  送别

  2016年11月18日上午,天色阴沉,凯文·高斯帕在八宝山送别了一位多年好友,匆匆赶往首都机场T3航站楼。作为北京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副主席,他见证了这个航站楼从无到有,也曾经无数次从这里进出中国的“心脏”。但是他可能从未想过,会有这样一趟旅程。

  高斯帕83岁了,2015年从国际奥委会退休,回到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郊外的小镇,规定自己一年出国不超过六次。然而,虽万里迢迢,他也要来与高殿民做最后的告别。

  高斯帕管高殿民叫“高”,这是他们1996年在洛桑第一次见面时定下的称呼。那时,高斯帕是国际奥委会新闻委员会主席,作为新华社体育部副主任的高殿民是这个机构的新成员。此后的20年间,“高”成为他“最信任最亲密的朋友之一”。

  “高”比高斯帕年轻21岁,2016年2月刚刚从新华社退休。高斯帕记得他看上去康健硬朗,宽厚的脸庞上毫无枯槁的痕迹。“高”的离世,就像他骤停的心脏一样,毫无征兆,未及告别便斩断了他与这个时空的勾连。

  高斯帕带来了他写的悼念信:“我欣赏他的人格力量,他的低调而自信,他的真诚,尤其是他温暖的笑容。”

  对高斯帕来说,封存“高”的笑容,也像是给他们亲身参与其中的一个时代打上封印。1977年,田径运动员出身的高斯帕进入国际奥委会,高殿民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进入中国的国家通讯社。他们从不同的起点出发,因缘际会走上同一条轨道,经历了中国借助体育和奥运登上世界舞台中央的历史进程。

  首席记者

  许海峰59岁了。距离在洛杉矶奥运会上那被载入史册的一枪已经过去32年。近些年,作为主管现代五项的自行车击剑中心副主任,他很少出现在公众视线里。来告别高殿民,他毫不意外地被记者抓住,镜头里他的脸愈发宽了,眼袋深重。

  记忆回到洛杉矶普拉多射击场。许海峰在那里射落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而高殿民第一个用文字向祖国、向世界宣告了这个消息。

  中国人夺下首金的消息由中国媒体率先发布,现在看来似乎天经地义、不足为表,但在当时难度和意义并不亚于许海峰夺金。

  1979年11月,结束十年动荡、重新面向世界的新中国重返国际奥林匹克舞台。面对中国体育即将铺开的新章节,新华社在1983年筹划设立体育新闻编辑部。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高殿民,作为当时对外部的英文记者走上了新的轨道。

  1984年元旦,新华社体育部成立。那年夏天,以体育部为班底,新华社派出30人的报道团奔赴洛杉矶。他们知道,中国人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的历史性一刻就在眼前了。然而,中国脱离奥林匹克大家庭长达25年,谁都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世界上最盛大的体育赛事,加上远离祖国、技术落后,报道奥运会和整个国家正在经历的改革开放一样,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7月29日,洛杉矶奥运会开赛第一天,高殿民和摄影记者官天一赶到距离市中心140公里的普拉多射击场。当时的射击比赛使用纸靶,打完之后要收齐靶纸验靶,确定一些压着环线的弹着点算做几环。

  但当许海峰扣出最后一发时,现场已经躁动起来。中国射击队领队张福告诉高殿民,不用等验靶,冠军拿定了。

  中国队和华人们开始欢庆。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第一金,也是洛杉矶奥运会首金,那是全世界通讯社的必争之地。高殿民没有时间咀嚼自己的感受,他必须尽快把这则新闻发布出去。

  新华社知名体育记者杨明曾这样解释通讯社抢发快讯的重要性:“我们发一个消息,如果比美联社快一秒,全世界的媒体就会用我们的消息,如果晚了一秒,人家就用美联社消息;或者是冠军,或者是最后一名,这事只能争第一。”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