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回乡养猪的农民工曾华伟和妻子林嫦梅
中工网讯 从福建泉州德化县城出发,向戴云山北麓行进,经过4、50分钟的颠簸,来到素有“德化粮仓”之称的上涌镇。再往大山深处,是上涌镇曾坂村一处四面环山的山坳,被当地人称作党颜坂,山坳内清澈的溪水哗哗流淌,空气清新,林木苍翠,鸟语悦耳,在这里,抛却都市的纷扰,可以和大自然亲密接触。
有一位农民工,在外务工积累了原始资金后,回到家乡,“隐居”深山创办农林专业合作社,养殖猪羊鸡鱼等,他在工会等部门的政策、资金、技术扶持下,以创业带动就业,取得喜人的成绩。他就是福建泉州德化县华伟农林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曾华伟。日前,笔者慕名采访了他。
“啰啰啰……”每天下午3、4点钟,一声声吆喝声,回荡在党颜坂的山坳里,不一会儿,250多头黑脑袋、黑尾巴的巴马香猪从四面八方奔跑回来,啃食养猪人投放在地面上的玉米粉。
“在泉州市、德化县总工会及相关部门的扶持下,养殖场从今年初创办至今,巴马香猪已从最初的15头,发展到250多头,今年可回收一半的成本,预计明年这个时候就可翻本。”曾华伟站在猪栏边,一边喂猪,一边介绍。细看下,他卷着高高的袖子,穿着一双塑料筒靴,一脸朴实憨厚,皮肤黝黑写满风霜,双眼里却满是喜悦和自信。
创业十分辛苦,他却毫不畏惧
在深山里,平常除了曾华伟和妻子林嫦梅两人之外,人迹罕至。曾华伟现年47岁,以前辗转于德化县城的陶瓷企业打工,他说,现在还不算是老板,只能算作一名创业者,创业和打工不同,什么都要自己动手,干不过来的就请人帮忙。
曾华伟承包700亩林地,放养巴马香猪、黑山羊、土鸡,承包15亩鱼塘,养鲤鱼鲢鱼草鱼2万多尾。年初从广西引进巴马香猪能繁母猪15头,目前已繁育250多头,其中能繁殖的母猪增长至30多头,此外,还放养黑山羊50多头,德化土鸡100多只,合作社已投资25万多元。
巴马香猪原产于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猪类的“名门贵族”,是地方小型猪品种。它黑头、黑尾,生活习性与其他种类的猪不同,母猪生猪仔时,自行到山中林下生产,约10天后,由母猪带领小猪回栏。从小猪仔到出栏,需要10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其肉质与其他猪肉比起来,肥肉少、鲜嫩,市场前景广阔。
为了保证哺乳期的母猪奶水充足,促进小猪健康成长,曾华伟与妻子每天一大早煮一大锅稀饭,再配上地瓜、玉米粉等五谷杂粮,喂给母猪吃。“我们不喂饲料,采取全天然养殖的方法。早上8点放出去时喂一次,下午3点多,它们回栏时,再喂一次,白天大部分时间让它们到山里啃草。”曾华伟介绍。他还修建了一方水池,把山上的泉水引来做人畜的饮用水,泉水甘冽清澈,天然健康。
每当母猪生仔,曾华伟和妻子都十分激动。可有一次,有几头母猪生产后不吃东西,经多方请教也没解决问题,后来他发现,批发回来的玉米粉掺杂了其他粮食,母猪不愿意吃,于是他干脆从县城买来玉米,自己用机械打碎,母猪就没有再出现“厌食症”了。就这么一个小问题,却困扰了曾华伟很长时间,用他的话说,创业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的,都是一点一点的积累经验,不断学习总结。
付出就有回报。如今,消费者热衷生态健康食品,在山地天然放养的猪羊兔鱼,切合当下市场需求。巴马香猪批发价毛重25元一斤,因个头小,每头猪出栏时,只有70斤左右,目前已卖出50多头,今年养殖场的效益预计能回收一半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