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人物资讯-正文
杨九俊:做追梦的人(图)
//www.workercn.cn2017-01-11来源: 中国教育报
分享到:更多

杨九俊,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学校转型中的文化建设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何谓“好校长”?依我所见,“好校长”的第一要素就是怀揣教育理想,向往未来,筑梦未来,点亮未来,成为挺立时代潮头的追梦人。

  理想是教育的本真意蕴。“在古希腊,一种作为强烈和持久向往的目标的理想在精神上成功地塑造了人类。无论如何,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只有遵循着一个最高的目的才有存在的理由。”这是《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一书中的观点。教育理想正是包孕着人们所理解的“最高目的”,基于“已有”,向着“应有”;激活能动性,反映可能性;需要做理智的探索,又必然有感性的描述;在规律性上求真,在目的性上求善,在表现性上求美。教育理想总是带有个性色彩地描述我们培养怎样的新人,我们将把学校带到一个怎样更好的地方。在一定意义上,谈论教育,首先是谈论教育理想;做教育,首先要树立教育理想。

  理想是激励前进的巨大动力。希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有了希望就会产生力量和勇气。江苏省天一中学校长沈茂德多次和笔者谈起,他最喜欢的一句话,是作家刘墉说的:“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它可以使你总有一个奋斗的方向,它使你任何一刻抬起头来,都能看到自己的希望。”因此,他的人生信念就是“守住心中那座山”。他说自己心中的那座山,就是“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和特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个学生在校园里享受成功的喜悦,走出学校成为社会的栋梁”。想到心中的那座山,他的心里就温柔起来,他的双眼就闪亮,他就会激情澎湃,他就可能创意迭出。于是,诸如以13个创新实验室为基地,以社团为组织形式、以探究体验为学习方式的“天一科学院”等,就从美好的遐望变成生动的现实图景。他身上闪烁着的理想光泽,让我深受感染。

  理想是人品情操的最好磨石。王沪宁在谈及复旦校园生活时,念兹在兹的是弥漫在校园里的理想主义氛围。他说:“理想主义对于个人的人品和情操,我相信也是最好的磨石。”有了理想,人就有了向上向前的人生基调,自然会给人年轻和光亮的感觉。理想的实现往往不可能一帆风顺,筑梦、圆梦有时需要不折不挠,需要历尽艰辛,这也是人类自我成长不可或缺的磨练过程。做校长,谁没有酸甜苦辣?陶行知当年办学,自嘲为“抱着爱人在游泳”,这个“爱人”寄寓着他的理想情怀。马寅初、梁漱溟的人格被誉为“古色古香”,就在于他们面对重压,理想信念初衷不变。在当下应试教育的氛围中,坚守理想,反弹出信念的力量,在成就学生、成就学校的同时,自然也会成就自己的人格操守。办教育、写人生,最重要的是怀揣理想,坚守初心,于是事业就有了些神圣的感觉,人格就有了诗意的光芒,而这正是中国教育所亟需的!(杨九俊)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