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安(左二)
罗忠枢
彭刚
白红松(右二)
行政村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单位。所有扶贫政策最终都会落实到村一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党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越是深度贫困的地方,越是需要更多有拼劲、有经验、有视野的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当好“领头雁”
2011年,年收入上百万的李文安,被发小的一句话点醒:“你一个人发财能安心吗?好多乡亲还在为温饱奔波。”
那一年,交通闭塞的贵州省石阡县凉山村,还真是“荒凉的山”,大部分土地撂荒,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大部分村舍是木板房,大部分道路是泥石路。
那一年,在干部、村民、发小的轮番“轰炸”下,李文安决定放弃百万生意,回村担任村主任,月收入900元。
6年后,凉山村的年轻人回来了——在村里的合作社打工,收入超过了去东南沿海。
6年后,凉山村年集体资产超过1500万。李文安在新建的接待中心大楼上竖起8个大字——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铜仁市石阡县地处武陵山深处,是国家级贫困县,是贵州省50个扶贫重点县之一。这里多数贫困村自然条件恶劣,土地资源少,长期交通不便,脱贫难度大。
行政村是脱贫攻坚的基本单位。所有扶贫政策最终都会落实到村一级。“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路上,党组织是群众的“主心骨”,需要更多像李文安这样有奉献精神,拼劲十足、经验丰富、视野开阔的村干部。
可喜的是,在石阡,有不少像李文安这样的村干部,在脱贫攻坚中成功担当起“领头雁”。
“太阳再大,坡上总能见到李老大”
即使在“马铃薯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土豆合作社每位股东,包括贫困户在内,没有一个人抱怨李文安
2015年春节,凉山村第一次集体经济分红。村委会前的广场上,码放了60多万元现金。2016年春节,大“红包”飙到180万元
“还没到计划出列的时间,凉山已经脱贫了。”提起石阡县凉山村,当地干部这样介绍。
“李文安讲诚信,他在外边搞建筑,从不拖欠工资,村里的年轻人都信任他,所以都想跟他干。”提起李文安回村,人们爱这样解释。
凉山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距乌江仅3公里,却因地势高,守着大江没水喝。长久以来,村民生活饮水靠挖窖,灌溉用水看老天。半夜下雨,起床翻地,这种场面几年前还真实存在。
2011年,贩过猪、办过厂、当过包工头的“致富能手”李文安,在村民和村民小组长轮番“求贤”下,返乡担任村委会主任。
对于带领村民致富,这位“致富能手”坦言当时并无把握,挑战却是接二连三。
为了发展产业,群众会一连开了好几个,种金银花、种核桃,还是种茶叶?大家莫衷一是。李文安大腿一拍,带着班子成员、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先到外面开开眼界。
时任村支委的李飞回忆:“人家漫山遍野都是茶园,非常震撼。我们学习人家怎样管理茶园,如何以茶生财,受到启发,更收获了信心。”
2011年,祖祖辈辈主要种玉米为生的凉山村,第一次种上了549亩有机茶。
为管控茶叶品质,解决销售难题,支部筹资42万元成立茶叶专业合作社,统一收购、制作和销售石阡苔茶,全村18名党员全部入股。
个别村民不遵守规定,擅自喷洒农药,被举报到了村委会。李文安不仅讲了道理,也亮出了“铁腕”治理的底线。最终,“问题农户”主动套上犁头,把“问题茶园”给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