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不识字的母亲

2017-12-08 08:34:41

  母亲从小家里穷,一天学也没上过,六七岁便跟姥爷下田干些点种、拔草的简单农活,随年龄增长逐步学会了种地劳动,农活样样精通,成为伺弄土地的“全把式”。

  母亲成年后在村里上过几天夜校,认得少数简单汉字,“斗大字能识半布袋”。在我们做儿女的心眼里,母亲是个没文化会种田的农村妇女。她带着小小的儿女们下地耕作,让我们早早也学会了劳动种田。

  开春时节,大地回暖,明媚的阳光沐浴着山川,土里拱出一片片浅黄色的草芽儿,燕子从遥远的南方飞来,穿梭于乡间的房前村后、河边溪旁,欢快地衔泥筑巢,乡村处处氤氲着希望。星期天,我们兄弟几个随母亲活跃在酥软塇绵的田野里,母亲挥汗舞锄辛苦劳作(父亲经常在外做工),我们或提篮挖野菜,或捉虫玩耍,徜徉在大自然的怀抱,欲与燕子一样翩翩飞舞。初春的泥土气息滋养着我们的心房,母亲的劳作忙碌呵护着我们成长……

  夏收前后至秋日收获,母亲带领已长成十几岁的儿女们担圊撒粪、间谷锄苗、割麦碾场、割谷收秋等,从识别良莠草禾到玉米谷苗间隔,从抓锄握镰到弯腰站位,手把手教耕作要领,面对面传农活经验,现成的话随季而出随口就来“春天不撒籽,秋后气个死”、“夏至玉米小满谷,蔓菁清明就动锄”“麦宜深谷宜浅,豆子捂住脸”、“想吃大萝卜,五月二十五”、“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荞麦圪呆呆”、麦子“七月白露八月种,八月白露当下种”(播种)、“有草没草锄头判到”(锄地),“会塿不会塿,先挖两道沟”(培土),“处暑不露头,割上喂了牛”、“南来麦子北来秋”、“谷一时麦一晌”(成熟),“割麦弯腰向前拱,割谷抓住脖儿梗”(收割)“谷上场麦装缸”(抢秋夺夏)……还带出“正月十五雪打灯,一个谷穗打半升”、“榆钱盛谷子成”、“麦收八十三场雨,只怕四月大风驱”(八月、十月、三月降雨)等农谚。母亲一些不经意的话语,深深刻印在我们心里。

  母亲除了教给我们耕种,还非常支持儿女们上学,尽管当时家里贫困,仍坚定地把儿女们送到学校读书,如谁考进上一级学校,东挪西借忍辱负重也要供着,记得我上高中时,左邻右舍说母亲:“困难成这个样子,还要供孩子们念书?”母亲只笑不答,私下自言自语“家有黄金用斗量,不如送子上学堂。”每个星期天为我东挪西凑一周的伙食费和蒸六七个高粱面窝头。我们兄弟姊妹在艰辛年代都读了初中。我读了高中进修专科,当了中学教师;四弟读了中师进修 专科,考研读博,赴台学习并访日,任大学教授。家里有了“文化人”,母亲苍老的脸上绽放出甜蜜的笑容。母亲承受贫苦艰难和屈辱供儿女读书的信念,我们没齿难忘。

  儿女们成人成家后,母亲已近七旬,仍坚持下地劳作,直到八十二岁因腿疼而止。这段时间,我们又有“新发现”,自己养儿育女、历事经世,面对人情世故的应付处理,边种田边到儿女家照看孙男孙女的母亲送给了不少为人处事的古语:“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十月十,收了雷,忤逆媳妇我怕谁?二月二,龙抬头,忤逆媳妇发了愁”“婆婆嘴絮了,媳妇耳背了”(敬老)、“家有咕咕虫,日子不受穷”(督促)、“过日子要忍,还饥荒要狠”“宁买个不值,不买个吃食”(过日子)、“种在地收在天,指天望地;靠亲戚望邻家,全是假话”“自己摔倒自己起,莫等旁人来拉你”“八十岁老人开荒地,能活一日算一日”(自立)、“抚摸别人的孩子一把,自己的孩子就长一扎”(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家有万贯,也有一时不便”(助人)、“墙是一堵,话是一句”、“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诚信)、“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良心)、“养大闺女跟夫走,养大儿子随妻行,剩下老俩冷清清,打开书本重念经”(心态调整)、”得饶人处且饶人,千万不要嫉恨人“(宽容)、“姑表亲辈辈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妯娌行,斗争强”“姑姑做婆,一辈不和”“亲戚远离香,邻家高打墙”“能惹远亲,不惹近邻”、闺女出嫁“当年不叫九,不如鸡和狗”“小女话多,亲戚不和”“儿女眼前花”“哑巴孩子娘知道”“儿走千里母担忧”(亲人亲戚关系)及“儿多母受苦,蝎多蜇了母”“没娘的孩子天将就”等等,尽管至今也未能全面透彻理解其深刻含义,却从中获得了好多有益的东西。

  有次问母亲“不惹近邻”,为什么要“高打墙”?母亲说,左邻右居连在一起,磨不着也要擦着,大家和气,大小事相互帮扶;彼此生气,办事难治,如红白喜事、修房盖屋。“打墙”不为“惹”,邻家不宜太亲近,知道对方太多太深,时间长了必定出问题,“香饽饽”变成“臭圪垯”,淡薄于长。与其他人共事也别追问太多,对咱的好要记住,不好的忘掉;反过来,咱对他人的不周要记住,忘掉自己对他人的好。听了母亲的解释,我忽然觉得母亲是一个了不起的老人:母亲带儿女们起早贪黑顶风冒暑汗流浃背吃苦受累的劳动过程,使我们培养了吃苦自强的品行,树立起执着坚持的精神,提升了动手劳动能力,增强了生活责任心;母亲竭尽所能供我们读书,让儿女们从书本里增长知识懂得道理,走出去拓展视野,了解广阔的世界,选择并干好自己的事业。这不正是中国几千年耕读传家的意义所在?母亲在日常生活中指教的做人规矩做事原则,不正是中国源远流长的儒道文化?原来母亲是一位不识字而有文化的农村女性,她与千千万万社会底层妇女在平平淡淡的生活中保持和传承了祖先们留下的规矩,在艰辛忙碌的岁月里弘扬了优秀的中国文化。(牛福太)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编辑:牛文娴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老职工、老党员向党说句心里话

  • 热点人物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23年,用心血铸...

  • 热点人物

    情感与责任铸就工匠精神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C罗五夺“金球奖”追平梅西

    由《法国足球》杂志创办的“金球奖”7日迎来了2017年度得主,效力于西甲皇家马德里队的葡萄牙球星克·罗纳尔多(C罗)第五次获此殊荣,追平了阿根廷人梅西保持的纪录。

  • 杨扬:国际奥委会并没有向俄罗斯关上大门

      12月6日,国际奥委会向俄罗斯开出禁止参加平昌冬奥会的处罚,成为国际体坛的最大新闻。对于国际奥委会这一史无前例的重罚,国内外也是争论声不断,不少人担心,这一处罚过重,如果俄罗斯选手缺席平昌冬奥会,既影响到奥运会的精彩,也对于整个冬季运动的国际推广不利。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尤玉仙:实业报国 我心永恒

      今年6月8日,第八届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和第二届创新使命部长级会议系列边会——“清洁能源教育、赋权(C3E)高峰论坛”在京举行,图为主办方鸿博董事长尤玉仙。

  • 王桂敏和她的21个塔吉克族孩子

      王桂敏是喀什峻岭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她有一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阿依努尔·芒力克。在珠宝行业,提起王桂敏,无人不识。可提起她的21个塔吉克族孩子,却鲜有人知。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