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玉凤是延庆区张山营镇小河屯村村民。20多年来,她在延庆妫河两岸义务捡拾了数以万计的塑料袋、快餐盒等白色垃圾。如今她的家人包括孙儿都参与志愿环保活动中来。
1996年的一天,贺玉凤到妫河沿岸遛弯,无意中看见路边有不少空塑料瓶。“当时就觉得不美观,挺好的环境被垃圾破坏了,我就把它们捡了起来。”连她自己都没想到,不知不觉,这一捡就是21年,光塑料瓶就有30多万个。
刚开始的时候,贺玉凤只是遛弯的时候顺便捡,但是只要两天不去捡,就发现地上和河里的垃圾越来越多。尤其是夏天,很多人去烧烤,垃圾量能翻几倍。于是,只要有时间,她每天要去捡拾两三次。夏季,贺玉凤通常凌晨4点就出家门了,冬季大约是7点,雷打不动。
她的行为最初家人并不理解,儿子说,她一个月捡瓶子能卖100元,他就每月给妈妈300元,让她别再捡垃圾。可贺玉凤说不行。“你给我300能把妫河的瓶子买走不?能把空气买好不?你就是每个月给我3000元、给我3万元,延庆的天能变蓝吗?水能变清吗? 他们扔到河里的是垃圾,妈捡起来的,那是美德!”
贺玉凤的痴心打动了家里所有的人,儿子儿媳包括小孙子自觉加入了她的阵营。
近两年,贺玉凤还组织了一支环保志愿服务队,叫“夕阳传递”。最年幼的是自己的小孙子,年长的七十开外,其中还有英语特长志愿者。他们到妫河两岸、各大景区、海坨山冬奥会赛场等地开展志愿环保活动。为了联系方便,她准备了一个电话本,记下大伙的电话号码,有活动就通知,“现在100多人跟我一块捡垃圾。”贺玉凤说,“我没见过长江黄河,觉着俺们妫河就好;我没见过珠峰,觉着俺们海坨山就好。我就是保护好俺们延庆的山山水水,要延庆蓝!这就不赖,知足了!”(文/本报记者 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