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儿媳朱小蝉:
用柔弱肩膀扛起一个家
人们都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小棉袄。其实,好儿媳同样是婆婆的贴心小棉袄,家住高陵区姬家街道办杨官寨村三组朱小蝉就是这方面的典范。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婆婆,任劳任怨,无怨无悔,让老人欣慰,让世人赞叹,她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996年,朱小蝉的丈夫冯钢牛因一场意外致使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屋漏偏逢连夜雨,两年后的一天,她的公公骑自行车从车子上摔下来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2013年,朱小蝉79岁的婆婆由于骨膜受损也瘫痪在床。19年来,朱小蝉就靠着捡破烂、给别人当小工、扫地等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她从不言苦言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用她柔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一片天。
为了减轻婆婆的寂寞感和孤独感,朱小蝉在家里经常与婆婆聊天谈心。白天不管多累,晚上也时不时与婆婆睡在一起说说话,为老人宽宽心。现在朱小蝉每天都将婆婆扶进扶出,给婆婆洗脸洗澡、做饭喂饭、穿衣洗衣……每件事她都亲力亲为。
1990年,24岁的朱小蝉带着美好的憧憬与冯钢牛步入婚姻的殿堂,婚后先后生了大女儿和小儿子。丈夫瘫痪时,他们的女儿刚3岁,儿子仅仅1岁。朱小蝉在丈夫出事后,自己一方面要照顾幼小的孩子,一方面还要为丈夫看病。有人劝她说:“你还年轻,再找个人开始新的生活,要不这个家会拖累你的。”朱小蝉听着别人的劝说,又望望这个失去自己可能坍塌的家。她最终鼓起勇气,对劝说自己的人表示,这个家离不开她,就是再苦再累她也要咬牙挺住,她要像个男人一样扛起这个家。
母爱无私,大爱无疆。朱小蝉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两个孩子的学业,她从没向苦难低头。十几年来她从没有买过一件新衣服,现在身上穿的还是别人给的衣服。
通过她的言传身教,女儿在十岁左右就帮她推着架子车捡破烂,八岁的儿子也常年在家帮忙照顾父亲。现在儿子长大了,也能自己为家里维修电路等等,为母亲分担了不少。
2003年,朱小蝉每天打工的工钱只有18元至20元,两个孩子每天放学后就去找妈妈,帮妈妈在工地上拾垃圾。她打工回来路上还要捡些硬柴回家烧火做饭。虽然家里过得艰辛,她自己吃苦受累,可她从没苦过孩子,竭尽全力让孩子读书。
18年来,朱小蝉对瘫痪在床的丈夫不离不弃、悉心呵护,孝老爱亲,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一家人生活的重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段人间真情!(记者 拓玲)
余建军1977年生于福建。和大多数理工男一样,余建军的大学生活简单而又规律,上课学编程,回宿舍就听收音机学英语。但他又很爱看书,以前还在学校校报当过小编。最常被他挂在嘴边的就是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演讲我读了无数遍,每读一遍都感觉浑身充满了电。” 余建军欣赏这些内心强大的历史名人,立志要像他们一样。他喜欢用英语词组“All in”来强调这种孤注一掷的气魄。
1984年出生的罗佳,曾有许多令人羡慕的光环:年仅16岁考取中国农业大学;25岁获得北京大学博士学位。拥有博士头衔的罗佳并没有放松学习,不但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深造,还时刻准备着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社会经济发展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