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工作的袁洪度。本报记者 李坤晟 摄
在江苏常州,有位村书记上任9年,村子在他的带领下,一跃成为江苏省的明星村、“常州第一村”。
但村里人更津津乐道的是,9年来,他“不拿村里一分工资、不抽村里一根烟、不喝村里一两茶”,扶贫济困还倒贴了数百万元。村民们夸他是打着灯笼都找不着的最称职“服务袁”。
他就是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牟家村党委书记袁洪度。
当代“及时雨”
59岁的袁洪度为村里办事,从来是自己贴钱。
在当村书记以前,他经营着一家年产值2000万元的企业。为了一心一意当好书记,他把企业交给亲戚打理。因为利润不如当年,袁洪度的妻子没少闹意见。
作为村里的老干部,村老年协会会长李耀泉说,2009年那次村“两委”换届,有的候选人经济实力比袁洪度更雄厚,但比他无私的,没有。
“别人可能会更多考虑当村书记对自己企业有哪些好处。他不是。”李耀泉说。
不论是当村书记之前,还是之后,袁洪度都习惯“自掏腰包”——
每年传统佳节,他自掏腰包给镇上敬老院和村里的颐养院送猪送鱼送菜送米,送上广州现做上好的月饼;
村里一位五保户患了癌症进医院,一分钱没有,院长找到袁洪度。袁洪度说,你给他做手术,我结账;
村民承洪生重病、妻子患癌,袁洪度带头捐款;
村里有位老人想住进颐养院,但交不起一年8000元的费用,袁洪度还是带头捐款;
村里葡萄丰收卖不掉,袁洪度亲自打电话包销2000箱;
……
早在2014年,袁洪度各种扶贫帮困捐款,就累计超过了200万元。如果生在宋代,他或许真可以把宋江“及时雨”的名号抢过来。
跟小说里的宋江不一样的是,袁洪度在意自己有没有公私分明。“我拿自己的钱,村里的钱一分不动。”
袁洪度说自己是老派人,现在不用担心吃穿,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共同富裕,“让大家都高兴”是应有之义。
做好事带给袁洪度很强的满足感。他评价自己是活雷锋。
“第一村”书记
袁洪度不是一个谦虚的人。
他对老书记开玩笑,应该早点让自己接班。牟家村今天还不像同在江苏的华西村、蒋巷村那么有名,就是自己没有赶上老前辈们的时代,起步太晚。
9年之前,袁洪度从老书记手中接过村里的账本,上面只有十几万存款。上任第一年,他至少有60天整夜失眠。
3年之后,江苏省领导来视察,称赞牟家村“已经很现代化了,不容易。”
但今天的牟家村人已回想不起2012年的时候村里的模样。年年都有变化,年年都上台阶,这9年来一直在牟家村上演。
袁洪度是牟家村巨变的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