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版《摔跤吧,爸爸》 10岁少女的拳击梦
-
李宁:“迷人的有限局部”
站在四川宜宾的金沙江、岷江交汇处,看到长江在这里汇成,时年52岁的李宁不禁写下感叹:“很多让人震撼的成果,都是由众多有限的局部集合而成。而现实中大多数人有机会感受到震撼,却无缘经历那些迷人的有限局部。”
新华社西宁8月15日电(记者 徐文婷)“唐卡作为藏传佛教艺术,每一步都要非常专注,需有内心的沉淀。”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的陈浣廷拿起手边盛有金粉的颜料碗对记者说,“单磨这个金粉就要3天时间,加水沉淀后,再加入骨胶制成颜料,这与用成品颜料作画的感受完全不同。”
今年夏天,陈浣廷与其他12名香港青年报名参加了由香港青年交流促进会与网上青年协会共同举办的“唐卡工坊——唐卡初级画师内地实习计划”。7月初,他们来到位于青藏高原东部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进行为期40天的唐卡绘画学习,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热贡画院院长娘本。
唐卡是藏族地区的宗教卷轴画,同仁县素被称为“藏族画家之乡”。源于此地的唐卡艺术因融合了西藏“曼唐派”画法、敦煌壁画以及其他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数百年来,这里涌现了大批从事唐卡、彩绘和雕塑的民间艺人。
“每天早晨8点开始就盘坐在垫子上开始画画,到晚上10点结束,中间只有吃饭时间休息,每天10多个小时的坚持本身就是种内心的修炼。”陈浣廷说,学习过程充满了“意想不到”:从底稿、磨布、制作颜料到上色、勾线每个步骤都需要画师自己完成,这种“原始”的艺术方式“让唐卡传承得非常好”。
更让她感到“意外”的是唐卡传授的师徒关系。“我们通常意义的学画方式更像是一种‘等价交换’,但是唐卡传统的师带徒都不收学费,还包吃住,这背后蕴含了独特的文化和民俗。”在陈浣廷看来,唐卡出师一般需要5年,一个多月就学完绘制全过程“感觉像在跟时间赛跑”。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次参与“唐卡工坊”项目的学生在香港都经过了初步选拔,具有一定的绘画基础。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大三学生余沅榆是被唐卡的细腻所震撼,才慕名而来的。“在学校毕业展上我第一次看到学姐画的唐卡,第一反应是居然这么美,真的是她画的吗?那种精细程度让人非常惊叹。”余沅榆说,学习一段时间后,发现唐卡的每个步骤都很考验画师,比如晕染是用一支笔完成的,用很淡的颜色一层一层盖上去,环环相扣。
余沅榆自幼学画,擅长工笔。“小时候学画是为了娱乐,上学后开始学技巧,来到这里发现画画可以是一种信仰,这是一个思想提升的概念。我很幸运能够接触到这种文化。”
午后的同仁县很安静,鲜有汽车驶过,路边有孩子在玩耍,街上时常能看到穿着绛红色袍子的僧人走过。
“这里与香港的环境很不同,非常宁静,人也很淳朴。”余沅榆说。学画期间正好赶上藏族的“六月会”,非常热闹,到了村子里就有人邀请他们去家里做客。“我们吃了很多当地特色的面食、干果,可是我们跟他完全不认识,这种体验非常棒。”
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大三学生王安妮选择了《白度母》作为她学习的作品。“唐卡是‘以画言史,以画言事’,白度母形象很优美,代表长寿、健康。我希望通过学画能学到更多背后的文化,期待有机会再来。”她说。
“过去唐卡传承都是父传子、师传徒,传男不传女,如今这些陈规打破了,学习唐卡的人越来越多。今年画院里来了香港的学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文化交流和传承。”热贡画院指导老师扎西达娃说。
香港青年交流促进会副主席林荣锋介绍,香港青年内地交流计划已举办了四年。“今年10月在香港有一个大型唐卡艺术展览,这些学生作品也会展出。我们希望借这些活动,让香港青年更加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进而推广这些文化和艺术。”
站在四川宜宾的金沙江、岷江交汇处,看到长江在这里汇成,时年52岁的李宁不禁写下感叹:“很多让人震撼的成果,都是由众多有限的局部集合而成。而现实中大多数人有机会感受到震撼,却无缘经历那些迷人的有限局部。”
靠在外打工、做建材生意积攒了百万积蓄的史丹燕突然之间决定不干了。她要回家种地,而且种的不是一般的地,她要在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江淮之间——合肥市大圩镇种哈密瓜。
因为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鲜敏的右腿无知觉,萎缩后比左腿短了6厘米,因此,每挪动一步,她都要将身体扭动得很厉害,才能让自己尽可能地保持平衡、不摔倒。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一生却从来没有停下来,并在年近50岁时第三次踏上创业路,成立了重庆首个本土无人机公司,研制出多款工业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