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化解“技工荒”,需从教育源头下工夫

2019-03-07 10:48:33

  “加快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培养,急需加大投入!”3月4日,在全国政协总工会界第一次小组讨论会上,技能人才培养的话题激起一阵讨论的“小高潮”,多位委员发出如是呼吁。许启金委员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培养技能人才的投入比较大,一些企业不愿意投入成本。同时,一些企业担心,花大气力培养的人才跳槽了,造成损失。(3月6日《劳动午报》)

  统计数据显示,在我国,高级技工比例仅为5%左右,全国缺口近1000万人。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共有技工院校2545所,其中,技师学院434所,在校生322万人,就业率达到97.4%,骨干院校就业率达到100%。可见,即使技工院校在校学生就业率达到100%,也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技能人才缺口大的问题。针对“技工荒”,人社部专门印发《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大力发展技工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后备产业工人和高技能人才。

  问题是,当今社会教育越来越功利化,比如,高等教育重本科、轻职教,学术“腿长”、技能“腿短”,“跛足”现象比较突出;特别是,就业平台对高学历的过度崇拜,导致一些学子选择“用脚投票”的方式,逃离职业教育,每年开学之初,职业院校便出现“退学潮”。再者,在经济发展转型的今天,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设置了更高甚至是歧视性的就业门槛,如有的用人单位就明确规定:本科以下学历者免谈。这无疑是在向社会传递一个信息:书读得越多、掌握的知识越全面、学历越高者,越受到用人单位的亲睐。

  可见,落实《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重视和支持职业和技工教育,是解决技能人才缺失、弘扬“工匠精神”的关键所在。换言之,化解“技工荒”,需从教育源头下工夫。具体来讲,尽早出台方案,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就是现行的高考,即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实现技能型人才的高考和学术型人才的高考分开,两者并重,协调发展。学生在高中阶段,16岁就可以选择未来发展的模式。

  事实上,高学历并非代表高水平和高能力,特别是在当今应试教育体制下,高学历都是通过“考”出来的,其考试成绩是难以同工作能力成正比的。更何况,一些职业院校,是专门为用人单位定向培养员工的,虽然在学历上低了一点,但却学到了一技之长,因而在就业上少了许多竞争,走的是一条捷径。因此,让技能型人才和学术型人才,获得平等竞争的机会,共享劳动创造和社会发展成果,应成为高考“两种模式”的必然选择。

来源:东方网
编辑:姚怡梦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活动

  • 热点人物

    专家型工人李斌:站着是柱,横着是梁

  • 热点人物

    2018年度十佳“科苑名匠”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颜骏凌:不能等到客场再去拿分

    等待了近4个月,上港球迷终于迎来了新赛季的主场首秀。今晚7时30分,上港队将在本赛季亚冠小组赛首轮争夺中对阵日本J联赛冠军川崎前锋,跟随主教练佩雷拉一起出席发布会的颜骏凌表示,虽然对手实力很强,但球队有信心在主场拿下对手,不可能等到客场再去拿分。

  • 武磊与房东一起入选西甲最佳阵容

    武磊在西甲进球的热度还在持续。昨天,西班牙媒体《世界体育报》评出了本轮西甲最佳阵容,武磊与莫拉塔、斯图亚尼坐镇锋线,还成为《世界体育报》该条消息的封面。值得一提的是,斯图亚尼还是武磊在西班牙所租住房子的房东。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徐念沙委员:企业要在稳就业上勇担重任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旨在强化各方面重视就业、支持就业的导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表示,政府要支持鼓励企业,切实增强稳就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行社会责任,在稳就业上发挥重要作用。

  • 马化腾:科技向善,必须始终置于伦理的光照下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在北京接受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专访。在访谈中,针对大数据时代如何加强数据隐私保护问题,马化腾深入浅出地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