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香港团王敏刚代表接受记者采访(资料图) 供图/视觉中国
逝者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王敏刚3月11日因病逝世,终年70岁。
昨天,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王敏刚辞世表示深切哀悼,并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向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昨天,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听取“两高报告”现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艾力更·依明巴海发言,对王敏刚逝世表示哀悼。他说,“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现有2975名。3月11日,全国人大代表王敏刚因病经抢救无效逝世,让我们以大会的名义,对王敏刚代表的不幸逝世表示沉重的哀悼。”
逝世
因肝胆问题抢救无效在港逝世
全国人大代表、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王敏刚,3月11日因病在香港逝世,终年70岁。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香港特别行政区代表名册中,王敏刚的名字位于第4位。上面的信息显示,王敏刚生于1949年1月,籍贯是广东东莞,现任中国全联旅游业商会执行会长、香港培华基金常务副主席。
据悉,王敏刚3月2日随人大香港代表团赴京,准备出席人大会议,但当晚身体感到不适,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后,于3月4日返港就医。据了解,王敏刚的肝胆出现问题,故缺席今年人大会议。王敏刚的弟弟王敏超在接受香港电台采访时表示,王敏刚于3月11日傍晚时分,在玛丽医院因病离世,临终时家人陪伴在侧。
3月12日,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对王敏刚的逝世表示哀悼,并评价说,王敏刚是爱国实业家,自国家改革开放初期已积极投资内地,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并致力促进香港商贸在内地发展。“他自1993年起长年担任港区人大代表,参议国事,亦曾积极参与筹备香港回归祖国的工作。他热心服务社会,对内地和香港的教育、青年发展和文化交流等范畴贡献良多。他2003年获颁授铜紫荆星章。”
生平
从“造船大王”之子到“丝绸商人”
王敏刚是广东东莞人,是“造船大王”王华生之子,也是香港著名爱国人士、著名实业家、社会活动家、工商界名人。
青年时,王敏刚求学于美国加州大学,主攻船舶工业设计。毕业后回到香港,继承家族事业。经过努力,王敏刚将单一的船舶制造厂发展成为拥有7000多名员工,涉足金融、房地产等领域的多元跨国集团,并获得“青年工业家”称号。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王敏刚将视野转向内地,开始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文化、经济交流。
据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官网消息,1981年10月,香港工商界组织了一个访问团前往北京和西安观光,团员畅游大好河山,目睹中国人民为现代化建设而努力,深受感动。访问期间,团员们也关心如何为祖国的四个现代化做点工作。返港后,王敏刚和李兆基、霍震寰、方润华、郑家纯等十三名团员发起倡议,邀请霍英东博士、王宽诚先生、伍淑清女士等,于1982年4月成立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
作为一个非牟利、独立、业务性的教育基金会,培华遴选项目强调“雪中送炭”,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以少数民族地区为资助重点。主要以短期培训班为主,至今资助、主办或协办了600多个项目,超过125万人次受益。学员涵盖少数民族,遍布中国各地。项目类型涵盖经济及工商管理、旅游及酒店管理、税务会计、英语、医学、室内设计、园林管理、海洋石油工业管理、物业管理、环境保护等多种专业。
在两地的经济交流中,王敏刚同样倾注心血。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将大量资金投向内地,成为第一个参与内地港口建设的港商,光是在其家乡东莞一地,就投资2亿多元;而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开始在中国西部投资,投资重心从重工业转变为文化产业。王敏刚也成为港商中以巨资开发大西北的第一人,得名“丝绸商人”。
3月12日,北青报记者致电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询问王敏刚代表生前在基金会的工作情况。
秘书处总干事谢先生介绍,王敏刚作为基金会的创会成员、慈善基金会的领导,自1982年以来,义务地出钱出力,为国家培育人才。“虽然身为副主席,但很多事情他都是亲力亲为,比如举办了很多培训班、论坛。”谢先生举例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的“新世纪人才发展论坛”和2017年在香港举办的、庆祝培华成立35周年暨特区成立20周年的论坛,“都是王敏刚副主席参与负责和筹划的。”
谢先生评价说,工作中的王敏刚很务实,私下里也很平易近人,“不会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饮食方面也很随意,不是很在乎。”对于王敏刚先生的逝世,谢先生直言“很突然”,“他的逝世对我们基金会来说,是一个重大损失”。
履职
投资足迹遍布敦煌、西安、乌鲁木齐
王敏刚连任6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期间,王敏刚的目光始终在内地,尤其是在大西北的发展上聚焦,在“西部”和“经济建设”两者间寻找切入点。据此前消息,1992年,王敏刚沿着兰州、张掖、敦煌、乌鲁木齐等丝路沿线城市考察不下20次。多次“拓荒”后,他发现,大西北虽然基础设施落后,但前来旅游的外国游客络绎不绝,他们被独特的敦煌文化所吸引。
1993年,王敏刚决定投资1.5亿元在鸣沙山附近建造敦煌山庄。1995年,敦煌山庄终于落成,以汉唐结合的建筑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受到海内外游客青睐。这栋建筑“没有破坏周边环境,就地取材,和鸣沙山周边的沙漠景观融为一体”。王敏刚说,酒店还带动了近200名当地人实现就业。
王敏刚参与文化旅游项目的足迹遍布西安、乌鲁木齐等地。“香港回归祖国以后,与内地的经贸文化联系越来越紧密,港商也因此受益。”王敏刚说,多年来,他已累计在内地投资逾5亿元。
而王敏刚的脚步也正契合了“一带一路”的倡议。随着2013年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王敏刚曾在接受采访时谈到,香港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能够发挥独特作用。他说,在“一带一路”的战略下,港资有机会把握机遇,把一些产业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家,如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等。香港也可以发挥金融产业的窗口作用,为“一带一路”提供金融产品服务。
此外,履职期间,王敏刚也曾关注一些热点社会问题。
王敏刚也关注过内地的特色小镇建设,在敦煌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要建成一个成功的特色小镇,必须要经过比较专业、科学的论证。要在不破坏原来的文化生态的前提下,运用好已经有的产业资源、历史的资源和生态的资源。”
对于备受关注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王敏刚此前受访时认为,这是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平台,可帮助企业拓展市场。“目前一些新兴经济体需要我们的很多传统工业产品。将传统优势与新兴产业结合,将为香港中小企业提供很大发展空间。”
育才
办“发展研讨班”培养了300多人
王敏刚长期关注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谢先生说,作为基金会副主席的王敏刚,同时担任中国全联旅游业商会执行会长,“他将自己作为桥梁,为西部地区的发展争取了很多机会。生前,在王敏刚副主席的倡导下,一共办了10期‘中国西部旅游发展研讨班’,邀请西部地区人员赴香港学习交流经验。10期就是10年,一期有三四十人参与,10年下来,培养了300多人”。
追忆
霍震寰:生活中的朋友亦是工作上的伙伴
对全国人大代表、霍英东集团行政总裁霍震寰来说,王敏刚的逝世,不仅仅是香港代表团名单上缺少了一个名字,“多年来,他既是我生活中的挚友,也是工作上很好的伙伴。”
霍震寰想不起具体是哪一年认识王敏刚的,“大概是上世纪70年代,那时候我们都在国外念书,然后回到香港工作。”霍震寰回忆说,原本两家的父辈也很熟悉,当时他和王敏刚都是年轻人,自然很快熟络起来。
助力内地改革开放
80年代初,两人又结伴在李兆基的带领下赴内地访问,去了北京和西安等地,“那是改革开放初期,回来后我们意识到要为国家所需做出贡献、助力内地的改革开放,便想到人才很重要,开始投身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的建设。那时候,我们都很认真,也在不断摸索和尝试各种方式。”除了教育,两人也在助力经济发展上做出努力。
如今,不管是在家乡东莞,还是甘肃敦煌山庄、吐鲁番绿洲宾馆、青海宗喀宾馆,从内地到西北,都遍布着王敏刚的投资足迹,尤其以西北地区的文化产业更胜。但在霍震寰看来,比起这些成就,他最在意的还是王敏刚这些年来的不易。
“最开始90年代他到西北投资,各方面条件都不像现在这么好。他每次坐飞机往返,班次又少,水土也有些不服。最重要的是,当时因为两地法律法规不一样,阻碍很多。不过这些他都一一克服了,凭借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西部地区的热情,完成了很多项目。”霍震寰这样说道。
霍震寰评价说,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对待朋友,王敏刚都是一个充满干劲、热情、活跃的人,“也很喜欢交朋友”。“原本约好这次组织一次聚会,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聊工作上的想法和理念,但是因为意外……”
王敏刚病情早有预兆
霍震寰告诉北青报记者,王敏刚是3月2日到达北京的,“因为家里有事,我比他晚一天到达,那时候他已经在医院了。”“其实他的病早有预兆。”霍震寰说,前段时间,在香港参加一次聚会,王敏刚本应赴宴,但那天他没有出现。“之后,我打电话问他怎么没有来,他说身体不太好,医生建议他不要出去吃饭。我当时想着,他应该最近病情加重了,可能今年全国两会也没办法参加了,但是没想到,他3月2日那天还随团一起来了北京。”
是好友也是工作上的伙伴
霍震寰说,“大概2017年,他去了一个高原地区,回来后说可能有点高反症状。我当时觉得,应该会慢慢恢复的。”后来,王敏刚身体慢慢变得比较差。3月11日,得知王敏刚逝世,作为多年的好友,霍震寰有些错愕,“确实没想到他病得那么重”。霍震寰说,对他而言,王敏刚不仅仅是代表团里的一个名字,不仅仅是他生活中的好友,更是他工作上的伙伴,“他给了我很多帮助。我做了第一届香港青年联会主席,之后是由他来接任的;我们在香港培华教育基金会共事,我做主席,他是副主席,也给了我很多帮助和有益的建议。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