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资讯 · 快评

陈亮:立足岗位 技能筑梦

2019-04-23 15:21:21

立足岗位 技能筑梦

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 陈亮

各位领导、同志们:

  我叫陈亮,是江苏省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加工中心班组副班长。我发言的题目是《立足岗位,技能筑梦》。

  我是一名农民工,在民营企业从事精密模具加工。模具品质的优劣就在微米之间。1微米有多细?一根头发丝的1/60!我的拿手绝活,就是把模具精度控制在1微米。

  2002年,我中专毕业进入无锡微研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工。一开始,我干的是粗加工,搬运钢材、切割铁块,磨床、车床、快走丝等岗位干了个遍。虽然是又脏又重的“粗活”,我却细心琢磨各种设备的特性。工作之余,我主动加班跟师傅学技术,晚上挑灯夜读,把国内外数控铣加工的书啃了个遍。我生活很简朴,但为了学习数控技术,一咬牙拿出半年积蓄买了电脑,如饥似渴地学习编程。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干粗加工的第5年,公司接到电视机定位销订单,精度要求控制在2微米。成立攻关团队时,我被调到数控铣加工中心班组试用。我一边留心观察师傅们的做法,一边查阅资料、编程模拟,研究了一星期,竟然找到了解决方案!刀具和精密砂轮的特点我早就烂熟于心,设法组合起来可实现铣和磨的双重功能,精度一下子就提高到1微米!从粗加工到“一微米”的华丽转身,大大提升了我钻研技能的信心。

  在“一微米”的舞台上,我深刻认识到模具被称为“工业之母”的原因。它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直接影响制造业水平。长期以来,我国精密模具制造受制于人。就拿常见的易拉环来说,这小小的拉环大有学问,太松容易断裂,太紧又不便打开。多年来,国外实行技术封锁、设备垄断,我国造不出刻线刀等关键模具,长期依靠从美国和日本高价进口。为了突破技术封锁,我利用国外深造机会,四处查找资料,反复研究产品。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工艺创新,突破性地使用专门设备,我们一举攻克了易拉环模具制造技术,解决了凹凸模加工难题,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与国际一流水平相比,我们生产的易拉环凹凸模毫不逊色,刻线刀价格却只有进口的1/3!“中国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我们更加坚定了这样的决心!

  在一次次“一微米”的任务中,我们始终秉持技能报国的初心。2013年,我们首次涉足航天航空领域高精微细制造,在为国争光的强大动力下,一个月内就研制出样件,性能稳定可靠。2014年,清华大学慕名而来与我们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接国家863重点项目。在没有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我们团队短短半年内就研制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荣获了“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目前产值已突破亿元。眼下,我们又和清华大学联手,研制用于国产大飞机发动机的高端电加工设备。这些年来,我们团队获得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22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项4项。能够为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贡献,是我们产业工人的无上荣光!

  回首过往,我感恩党的关怀、国家的培养,使我从学徒工成长为省级技能大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等重大政策,使我们看到了产业工人的美好前景;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让民营企业工人更加坚定了技能报国的方向!我要淬炼匠艺,精益求精,在“一微米”的平台上报效祖国,向走过七十年辉煌历程的共和国献上拳拳赤子之心!

来源:中工网
编辑:尹文卓

新闻排行

热点人物

  • 热点人物

    中国梦·劳动美 大国工匠

  • 热点人物

    最美职工

  • 热点人物

    山火无情 英雄不朽

  • 热点人物

    时代楷模

  • 热点人物

    全国劳模吴吉林:用创新奉献企业,把光明留...

资讯 · 快评

娱乐 · 体育

  • 倪夏莲:享受快乐乒乓,努力不负期望

    “试试看呗。”这是卢森堡队老将倪夏莲如今说得比较多的一句话。享受乒乓球的快乐,尽力打好每一分,对早已过了“知天命”年纪的她来说,是该有的态度。

  • 《蜗居》之后,六六再写房子的故事

    自十年前的那部《蜗居》后,编剧六六已经很久没有写过和房子有关的故事了。十年后再次关注房产问题,对六六来说,当年的观众在改变,当下的中国人也在改变,而她需要的是重新审视当下的国人,重新理解人们对房子的观念。

学者 · 名家

商界 · 创客

  • 松鼠拼拼杨俊:社区拼团正在风口 年底见分晓

    互联网的红利还有没有?现在的风口是什么?在中国互联网界,从资本市场到行业,互联网的热度已经降温到一个“冰点”。但就在这样的寒冬里,近期,一家做社区团购的互联网创业公司松鼠拼拼,又获得了3100万美元的B1轮融资。

  • 江西瑞金“华嬷嬷”:生活的滋味都在泡菜里

    2018年,华小英注册了“华嬷嬷”商标,研发的泡菜已有10余个品种。“现在很多顾客都叫我‘华嬷嬷’,这段时间最多一天有20多个单子,卖出500多罐泡菜,忙得很。”正说着,附近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开着三轮车,送来一车新鲜乳黄瓜。

历史 · 环球

新闻日历

友情链接

人民网 | 新华网 | 中国网 | 央视国际网络 | 国际在线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广播网 | 中国日报网 | 中国青年网 | 光明网 | 中国新闻网 | 中国西藏网
中国台湾网 | 党建网 | 千龙网 | 东方网 | 南方网 | 北方网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0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