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29日电题:战“疫魔”——天津一线党员抗击疫情速记
新华社记者
这个春节里,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第一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面戴口罩,胸配党徽,抱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信念,横下一条心,战“疫魔”,让党旗在防控疫情的一线高高飘扬,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要冲到前面”
大年二十九,39岁的董晓春在一份防控疫情请愿书上摁下手印,这份庄严让他想到2008年汶川火线入党的时刻,“疫情就是命令,党员就要冲到前面”。
董晓春是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科副主任医师。在这场战斗中,他和同事们的任务是“最火速地到最重的病人身边,取最多份的病毒样本”。抢时间,不能等,连续两三天不休息成为工作常态,他们累了就在桌子上趴一会。在天津市疾控中心,像他这样的党员有185人。
一场影响全国的疫情,冲淡了节日喜气洋洋的气氛。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迈前一步,冲到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今年66岁的天津市胸科医院胸外科退休老党员王扩建,曾在2003年抗击“非典”时战斗在“红区”一线。面对此次疫情,他再次请缨。这是医院的党员,“不计报酬,无畏生死”。
大年三十,华润天津医药有限公司物流副总监孙茜和十几位同事,用3个小时搬空位于防控疫情定点医院附近药房,留给医院应对突发情况。这是企业的党员,舍小利为大义。
“你不要以为你上人家去,人家就很欢迎你,你别太自信了。”春节期间,天津市蓟州区东头百户村党支部书记王志春用大喇叭呼吁村民注意防控疫情。这是村里的党员,“直白、乐观”,瞬间上了热搜。
……
“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为了战胜疫情,天津市全面进入战时状态、落实战时机制,以病区为单位建立500个战斗方阵,组建500个医护战斗小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召之必来,来之必战,战之必胜。在坚守阵地同时,天津持续不断地驰援疫情重灾区武汉。
大年初四,刚到武汉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李寅和几位女同事一起,把乌黑靓丽的秀发剪短,“方便穿防护帽子”。
临行前,作为一名母亲,李寅对几个月后便要高考的儿子说:“不知道去多久,能不能平安回来。希望你在家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学校。”作为一名党员,这位曾经抗击“非典”的老将对组织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去哪里。”
李寅是大年初二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208人中的一员,如今已经在湖北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忙碌起来。
2天后的大年初四,第二批支援武汉医务人员的包机起飞。这架飞机上,从飞行员到乘务长全是党员。“我不是医生,到不了一线,但作为一名民航人,我会用我的方式为这场疫情防控战倾尽自己所能,为这些最美逆行者保驾护航!”执行此次航班的机长李玉忠说。
同乘这架飞机的天津市胸科医院医生齐玉娟是“抢”到一个上机名额的。听说要支援湖北的时候,这家医院所有的医护人员报名了,最终有9名医生登上这架飞机。“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齐玉娟说。
“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疫情”
在疫情一线,党员不仅为社会散发奉献的热量,更在凝聚科学的灯光,照亮疫情战场。
32岁的党员宫艳萍是天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技术人员,负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方案设计、规划,全程参与试剂盒的研制。这款试剂盒目前成为国内首批获准上市的抗击疫情检测产品,可以3小时检测结果。
“与‘非典’时期相比,我国在科技水平、医疗水平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我相信我们众志成城,一定能战胜疫情。”宫艳萍说。
更多的医务工作者,用他们的专业水准、科学态度,治愈患者,稳定社会情绪。“疾病出现以后,我们需要用科学的眼光和科学的方法来对待,并通过我们的工作,帮助大家积极应对。”飞赴武汉的天津市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李毅说。
天津市科协把基层5000多个党群服务中心变成传播防控疫情知识的主阵地。“在最基层的阵地,传播最权威的声音,消除恐慌情绪,让群众用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这场疫情。”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秋雨说。(记者王井怀 刘惟真 尹思源 张建新 周润建 李亭 王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