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宁2月26日电题:情动高原——青海玉树扶贫一线干部掠影
新华社记者吕雪莉、李琳海
位于三江之源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具有“多维贫困”特点。2015年,玉树精准识别贫困人口3.5万户11.2万人,占全省贫困人口的21.5%。
近年来,玉树破解难题,合力攻坚,扶贫干部献身高原,用真情服务百姓。扶贫之花,在三江源结出累累硕果。
第一书记结“穷亲”
入春后的玉树还飘着雪花。清晨,丁增旺东把覆盖在出租车上的积雪打扫干净,将车发动预热后,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
丁增旺东是玉树州囊谦县觉拉乡四红村牧民,过去家中仅有10头牦牛,被政府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丁增旺东在玉树三江源出租车公司当司机,每天收入200元左右。
“能在这里挣钱,全靠和我们‘结穷亲’的第一书记田万宝。”他说。
四红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田万宝是玉树州交警支队政委,2015年底担任该村扶贫书记。四红村是个半农半牧村,全村3个社,共有231户1244人,贫困户有81户,低保户也有29户。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为虫草采挖,很多村民没有一技之长。
“扶贫不是给贫困户点钱和东西那么简单,要让他们掌握技能,才能真正实现脱贫。”田万宝说。
田万宝主动和驾校协调,让牧民们学习机动车驾驶技术。他筹集资金,村里的30名青壮年每人只需交800元就能学习驾驶技术,丁增旺东就是其中之一。
公托丁吉也是四红村的贫困户,他年迈的父母患有慢性疾病,家里有5个孩子,最大的孩子还在上小学。田万宝与公托丁吉一家结为“亲戚”,为他们送去了3000元慰问金,并联系基金会,为上学的两个孩子每月各补助200元生活费。
田万宝还多方协调,将“光明”送到了村里。如今,四红村已完成总长17公里、总投资725万元的大电网进村建设项目,全村实现了通电。
“牧民乡长”:扶贫防疫两不误
眼下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玉树扶贫干部在抓好扶贫工作同时,毫不松懈抓防疫。
玉树市上拉秀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格扎是康巴汉子,皮肤黝黑,精神抖擞,总是面带微笑。上任以来,他跑遍了全乡所有草场,拜访了所有牧户,办公在草滩,吃住在村里,被百姓亲切称为“牧民乡长”。
1月以来,是上拉秀乡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这片2531.8平方公里雪原上,格扎每天来回奔波,时而在卫生检疫点上监测体温,时而走进贫困户中排查疫情,解决实际困难。在他的带领下,乡干部先后摸排1120户上万人,对所有外地就读学生进行登记,未发生一起带病入乡、入村事件。
和格扎一样,春节期间,玉树州称多县扶贫开发局局长尕玛久美放弃了与家人的团聚,全身投入防疫工作。从春节到现在,每天带着物资前往县内各大防疫检疫站慰问一线防疫干部,督促指导扶贫工作进展。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要筑牢农牧民的‘健康防线’,防止贫困户因疫返贫。只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贫困就会改变。”尕玛久美说。
责任、担当:浇开“扶贫之花”
不问耕耘,只求早日脱贫——玉树扶贫干部用责任与担当,浇开“扶贫之花”。
张承誉是青海省公安厅驻玉树市上拉秀乡日玛村第一书记。日玛村海拔4500米,属于国家深度贫困村。去年春节前后,玉树遭遇近60年来最严重的雪灾,而日玛村又是受灾最重的村子之一。张承誉和全体党员干部坚守抗灾一线,经过半个月连续奋战,打通了日玛村所有通村道路,确保了村民出行及后续救援物资的运送,全村未发生任何人员伤亡情形。罕见雪灾,没能压垮干部群众脱贫信心。
2017年,女干部文君被选派至玉树市巴塘乡相古村担任“第一书记”。她带领大家积极开展产业结构调整,相继实施了黑青稞种植基地、藏柳苗圃基地、有机蔬菜温棚、秘境卡沙牧家乐等经济收益高的新型产业项目,短短几年,相古村人均收入达到脱贫线,顺利实现脱贫。
高原埋忠魂,江源寄情怀,一些干部牺牲为脱贫攻坚献出了生命。2019年11月17日,玉树州囊谦县白扎乡巴麦村村主任洛周骑着摩托车挨家挨户宣讲脱贫攻坚政策,查看家庭环境卫生,因高血压发作,倒在了脱贫攻坚路上。
玉树州扶贫开发局局长昂文达哇说,在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2020年全州6市县将全部摘帽,玉树将与全国一道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