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乌鲁木齐4月15日电(记者于涛)一边是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一边是汹涌奔流的叶尔羌河。新疆喀什地区麦盖提县父老乡亲就在这片狭窄的绿洲中繁衍生活。
不知多少岁月,这里的人们一直眺望着戈壁黄沙,渴望有一条康庄大道通往沙海彼岸。那条路,不仅可以带来脚下的通途,还有融入外界的期盼。
“过去的路都是老百姓用脚踩出来的,‘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县交通运输局退休干部孙新成苦笑着回忆起过去那些土路。麦盖提县气候干旱,沙漠辽阔,路上浮土非常深。“一脚踩进去能到小腿肚子,有句玩笑话:娃娃掉在地上都找不到。”
县城东面是大漠,西面就是叶尔羌河。河上没有桥的时候,每逢夏秋季洪水期,全县与外面的交通运输几近中断。55岁的农民艾合买提·托乎提一直生活在河边。他说,当时每年为了摆渡过河,翻船失物、甚至人员死伤是常有的事情。
“除了出差,几乎没有人去市里。”孙新成说,那时去喀什市,一般是找运输单位,搭乘那种老解放或卡车,“客货混装”13个小时过去,下车时,从头到脚都是黄土,只有牙是白的。
交通闭塞,设备运不进,产品运不出。县里“重工业”就是小麦脱壳厂、棉花轧花厂。农民家的杏子、红枣再甜,也只能在田地周围几个集市上“打转转”。
1985年,作为县里第一代高中毕业去乌鲁木齐读书的专科生,孙新成上学路上第一次见到柏油路,“那么平坦,那么宽阔,我感觉路面在闪闪发光,似乎用什么词形容都不为过。”孙新成说,现在回想起来,那个路面才不到10米宽,也就是现在乡下柏油路的水平。
1988年,学成归来的孙新成返回县交通部门工作,没想到刚上班几年,他就迎来家乡最大的交通工程项目——叶尔羌河大桥。“从勘测设计到施工,我参加了全过程,大桥投资3800万元,在1991年那是天文数字。”
这是1991年兴建的叶尔羌河大桥(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于涛 摄
孙新成说,大桥建成那一天,桥头上彩旗飘飘,900多米长的跨河大桥挤满了人。艾合买提·托乎提说,当时自己和爱人在桥上走了三四个来回都不觉得累,“还有人蹲下身子一个劲地摸桥面,嘴里还念叨着一个新词:柏油路。”
大桥通了,和外面连接上了,麦盖提县再也不是“口袋底”。班车、卡车多了起来,艾合买提·托乎提回忆,那几年很多商店、饭店开业,街上姑娘们穿的裙子花样增加了不少,“高楼大厦也开始建设了,大桥一通,似乎县城都跟着长高了”。
对孙新成他们来说,桥通了才是第一步。紧接着,全县开始大规模筑路建设。“根本不用宣传,一说修路,老乡们主动参与。”孙新成说,筑路模件的板材都是农民木匠亲手做出来的,修路基时几乎全村老小齐上阵。另外,由于麦盖提县周围都是沙漠,修路基的砂石料要去周边县采购再运回来。“铺上一立方米砂石料成本25元,我当时一个月工资才72元。老百姓开玩笑说,一袋麦子换一袋石头。即使这样难,修路却从没中断过。”
进入新世纪,现代化道路建设机械来了,修路工作也进入高峰期。已退休的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阿力木·巴拉提说:“县道、省道、国道、高速路,年年都有新项目,一年比一年快。”
这是麦盖提县境内的高速公路(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于涛 摄
党的十八大以后,麦盖提县全面融入新疆高速公路网,从县城出发两小时左右就能赶到市里。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全县基本实现村村通柏油路,“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把路修到农民家门口。”孙新成说。
路通了,收益最多的是农民。新摘下的油桃、甜瓜、葡萄登上高速路,一个多小时就能送到最近的机场。孙新成说:“把早上摘下的瓜果,晚上端上北京、上海居民的餐桌,已不是梦想。”
目前,麦盖提县已建成两个工业园区,涵盖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新型建材、电力、新能源等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这里的很多产品已踏着高速路走向全国、走向欧亚市场。现在,艾合买提·托乎提把田地交给村里的合作社,自己和爱人在工业园区一家水果加工厂找了份工作,实现了脱贫,两个孩子也在喀什市稳定就业。他说:“全家人都在挣钱,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如今,孙新成参加修建的那条叶尔羌河大桥已被宽阔的高速路新桥取代,旧桥走的人、过的车逐渐少了。不过,退休的他还经常来转转,摸摸栏杆、看看河水。他说:“给家乡修了半辈子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