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中国梦·劳动美 寻找最美一线工人】
章景志:带领乡亲致富的“海归”
人物检索:章景志,28岁,曾留学法国,获得双硕士学位,后来回到家乡从事农业生产,从一个没干过农活的青年,变成种植核桃的行家里手、致富领跑者。
章景志挺拔的身材和棱角分明的长相,很容易让人误会他有海外血统。
2007年,章景志赴法国深造,4年后获企业管理、国际采购双硕士学位,被法国的一家企业看中,做起了国际采购工作。
优渥的待遇和繁忙的工作,并没有掩埋章景志的志向。在积累了一些职场经验后,他毅然回到大山深处的故乡——湖北保康。
从那以后,章景志换上工装、穿上雨鞋,当上了一名“喝过洋墨水”的农民,他决心和贫穷的家乡父老一起通过核桃产业致富。
保康是一个山区县,境内大小山峰3100多座,章景志所在的圭萃园农林公司的7个基地和核桃专业合作联社77个分社,就分布这莽莽苍苍的大山中。章景志利用1个月的时间,一一走访了所有社员。每天在盘山小路上步行几十公里,脚磨起泡了,腿走疼了,可学到了书本上学不来的东西,章景志觉得一点也不亏。
为了有效利用土地,章景志试着在核桃树下套种牡丹。当时,工人为冬季是否用土覆盖牡丹苗产生了争论,章景志在没有找到明确答案的情况下,做起了实验:盖一株,不盖一株,还有一株盖一半露一半,结果还是盖上的苗成活得好。“实践出真知”,章景志就这样慢慢摸出了些道道。
核桃产业投入大、见效慢,章景志就开始大规模培育核桃树苗,销往有需要的地区,让种植户早日有收入。他白天和工人一起劳动,晚上就念起“育苗经”。2012年,公司兴建了全县首个现代化核桃育苗大棚,将核桃苗出圃时间由2年减为1年,成活率提升到95%,年节约成本达80余万元。
一个偶然的场合,章景志见到用“袋料”培育香菇。他带领工人不断实验,最终,借鉴“袋料”的方式,研究出用无纺布制作成“营养钵”栽培核桃苗圃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当年核桃育苗产量就翻了一番。他还利用废弃的PVC管子和木板,制作生产新的“营养钵”。工艺改革后,工效提高了60%。
短短两年时间,章景志从一个不懂核桃、不会种地的洋学生,变成了名符其实的“核桃大王”。公司牵头成立了核桃专业合作社,章景志成为理事长的不二人选。
上任不久,章景志就遇到棘手事:工人的工资有依据标准,可还是有人互相攀比,嫌工资不公平。他借鉴外企的办法,与每名工人进行工资谈判,让他们自己提要求,然后协商定标准。问题很快得到解决。
如今,章景志开始对核桃进行“立体利用、精深加工”,细分核桃市场,推进与华中农业大学、省林科院等院校的合作。
2013年,章景志所在的圭萃园核桃通过有机产品认证,一颗核桃可增值4倍。“再过几年,核桃基地就将大面积挂果。”章景志算起了经济账:“3年后全村年人均纯收入可由目前的5000元提高到过万元。”
2013年12月23日,章景志参加了湖北省农村青年创富大赛,他展示的核桃精深加工项目晋级九强,现场获得省邮政储蓄银行500万元授信贷款。“有了专家评委的点拨,项目发展可少走弯路,也更坚定了我们发展核桃产业的信心。”大赛一结束,章景志就通过微信把喜讯告诉了乡亲们。(中工网记者 邹明强 中工网通讯员 刘兴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