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海的经历是启迪,回家的感觉是安定;在上海是漂泊者,回家后找到方向
换个城市也能圆梦
中工网记者 赵剑影
“趁着假期没结束,我来这边的琴行看看,学习人家的经营,也了解一下现在流行的器材和玩法……”2月18日,记者见到李雷雷(化名)时,他正在北京市东城区南锣鼓巷附近的几家琴行外溜达。
今年31岁的李雷雷,如今在合肥的一家公司做文案策划,此外他还经营了一家琴行。他告诉记者,之前他也曾在大城市漂过,只不过不是在北京,而是在上海。李雷雷告诉记者,2005年,他在安徽老家上完学就只身去了上海打工。在那里度过了“长见识的五年”……
“只能选择回老家”
“遇到经济困难,应该是我到上海的第一年。突然间就面临找房子、找工作的问题。”李雷雷回忆说,“当时上海的房价正在飞速增长,房租很贵,我没有找到便宜且合适的房子,就在莘庄附近租了一个很小很小的房子,1000多块钱,算便宜的。”
现在回想起那段时间,李雷雷还会觉得像是在梦里,刚到上海的新奇掩盖了生活原本的艰辛。“也许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从未想过生活的压力,也没有觉得挣钱是多重要的一件事儿。虽然我那时候也经常为交不起房租犯难,但我仍然觉得人活着不光是为了钱,还要有梦想。”
然而,在上海,经过近五年的打拼,他还是选择回合肥生活。在李雷雷看来,这五年的沪漂经历对他来说,与其说是锻炼,不如说是启迪。
“刚开始的时候,我没有什么爱好,也就是上班下班还有去台球厅,但时间久了就觉得很无聊。”但是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雷雷遇到一个地下乐队。对职业并没有太多想法的他,结识这个乐队“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窗”。
“我开始接触到一些玩音乐的人,并且迷恋上了这种生活。”李雷雷说,从那时起,他过上了白天上班求生计,晚上下班和乐手混在一起的生活。“那时候,上海有很多音乐节,说实话作为一个来沪打工的外地人,挣钱养活自己都很难,更别说经常去音乐节了。但是为了能去,我换了更便宜的房子,还趁着晚上去地铁口卖艺。”
“最初的想法总是很简单,但是时间长了就知道有多不现实了。”提到那时的生活,李雷雷挠挠头,半自嘲地说。在上海的十个月很快过去了,工作业绩的压力和生活开销的增长,让李雷雷认识到现实的残酷,玩音乐的梦想也让他挣钱的压力更大。由于业绩的忽高忽低导致他收入并不稳定,加上上海高昂的生活成本让他对坚持梦想也产生过怀疑。“音乐节、买乐器,维护和配器材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除去房租能维持基本生活已经算是很好的状态了。”但是,李雷雷并没觉得这样的生活状态有什么不妥。
他换了几份工作,仍在一直坚持玩音乐,一直到来上海的第五年他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父亲去世了。父亲的突然去世,让这个家庭失去了物质和精神的支柱。“那时候,只剩下我妈妈一个人,她长期赋闲在家,家里一下子没了收入。我离家太远,接她来上海也不现实。所以我只能选择回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