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图为贾建军向记者介绍草莓生长情况。
4月11日,在位于北京市密云县十里堡镇统军庄东的占地80亩的草莓种植园里,书生气十足的贾建军站在他的温室大棚里,骄傲地向记者介绍手中品种为“章姬”的草莓:“这样一个草莓9克左右,一株草莓苗能产一斤左右的果实,一个大棚里平均年产5000斤左右,一共37个大棚,再加上今年的草莓市场价还不错,总算是在第三年有了比较好的盈利了。”
今天的草莓园里,尚未采摘的果实散发着醉人的甜香气息。3年前,留学法国5年、学习信息专业的贾建军回到了国内,“在欧洲的时候,我勤工俭学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去种植园打短期工。法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和产业化,具有很多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我当时就想,为什么中国的农业不能像这样发展呢?所以在决定种植草莓后,我就选择了一条企业化运作的道路。先从网上寻找合适的进口品种,最后选择了现在合作的这家意大利公司,引进了三种意大利草莓的品种和种植技术。同时我也负责这几个品种在华北地区的推广。”贾建军对本报记者说。
“我们的草莓销售是立体的、多元化的,优先保证现场采摘、宅配送、旅行社预订等的高端客户,最后才是批发。按照今年的行情,年前时来果园采摘,一斤要60元,三四月份至少也在35元。” 贾建军向记者传授了他的“市场思维”。
贾建军走了一条专业化分工的道路,“比如,我现在就外包了市场推广的工作,找专门的广告公司外包产品设计等工作,物流、电子商务等下一步也希望可以分工出去。”贾建军表示,整个农业的产业链条分工成熟,行业之间信息流通顺畅、透明,上下游沟通顺畅等市场化运作方式无疑代表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我觉得农业值得作为事业呢?因为中国的农业技术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未来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有很多办法可以想,有很广阔的天地可以作为。我们看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先入手,把基础做起来,将来甚至可以成为行业的标准。同时也让人们看到,农业的利润一点不比一些行业低,只要方法得当,完全可以媲美年薪几十万的工作。”贾建军说。
如果“谁来种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中国的未来就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应对这一问题,密云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天杰给出了他的看法:“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农民从身份向职业的转变,逐步形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培育起来的新型职业农民将逐步成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突破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束缚,建立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或许这田间地头,就蕴藏着具有最大潜力的朝阳产业。”(宦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