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康文展示自己的专利证书(记者 李少华/摄)
衡山人康文喜欢搞小发明,并且成功申请了两项实用新型专利,但因为既找不到推广专利技术的门路,也没有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这两项专利技术都没能成功转化,也没有为他带来任何经济效益。为此,康文很苦恼。
“再不转让出去,我只得出去打工了。”康文告诉记者,因为实用新型专利每年都需要交纳年费,推广不出去又“养”不起,他甚至有打算放弃专利权的想法。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康文的苦恼也正是许多个人发明专利人的苦恼,个人专利推广难、转化难是制约民间专利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
“好点子”为何找不到“好婆家”
康文是一名80后农民工,初中毕业后,他在衡山县城一家摩托车修理店搞维修。因为喜欢捣鼓一些小发明、小创意,经常能把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加以改进而变得更加实用,在朋友圈里,大家都称他是“小发明家”。
康文告诉记者,他的第一个专利技术是在2010年成功申请的。这项专利技术名叫可变电压蓄电池,他告诉记者,这项技术主要通过在蓄电池上加上变压线圈,可以提供3~12伏电压的直流电源,能给收音机、MP3、语音复读机、数码照相机以及手提电脑提供外接电源。
专利技术申请下来后,康文信心满满,准备把这些专利卖出去。但康文弄出来的产品还是很粗糙,而且有不少厂家已经生产出可以为多种数码设备充电的移动电源,比他的技术更为先进。因为没有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经过一年的努力,康文的“好点子”不但没有找到“婆家”,自己还为此垫了不少钱,家里人也不支持他捣鼓这些“小玩意”,劝他找份踏实的工作。
2012年,康文在衡山县城一家制鞋厂找到一份机修的工作。在工作中他发现,厂里的电动缝纫机脚踏板支架容易磨损,需要经常更换。“如果可以在支架上安装轴承,这样就可以减少磨损,支架就不需要经常更换了。”于是,他试制出了一种带有轴承的电动缝纫机脚踏板支架,并把这项技术申请了专利。
尴尬的是,因为更换支架的成本低,厂里的需求量也少,“一个厂只有十几台缝纫机”,他的专利技术没有在制鞋厂推广。康文为此准备自己生产出一批支架给厂里试用,他打算等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后,再去广东一些缝纫机生产厂家推销自己的专利技术。
小专利只要申请就能获批?
记者了解到,康文在制鞋厂做机修工,每月有2800元的收入。为了推广自己的专利技术,他辞职一心一意去改进完善自己的专利产品。但对于能否把自己的专利推销出去,他依然没有多大的信心。“我们厂里的缝纫机是几年前的产品,不知道市面上是不是已经有了同类的支架。”因为有了上一次专利推广失败的经历,康文对此很担心。
如果所申请的专利技术已有同类型的技术存在,这种专利技术还能通过审查吗?对康文的这种担心,记者采访了衡阳某专利代理机构经理陈旭雯。
“事实上,个人专利的大量重复正是造成专利转化难的原因之一。”从事多年专利经纪工作的陈旭雯告诉记者,在我国,专利分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种。发明专利要经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一个专利申请下来至少要3年时间。而实用新型专利又称小发明或小专利,申请时只做初步审查,无须实质审查。“不要审查它的新颖性、创造性,只要符合专利法的相关要求,基本上只要申请就能获批准。”
记者了解到,申请专利要缴纳专利申请费和年费,而实用新型专利的专利期限只有10年,每年的年费大概需要千元左右,最后两年要缴纳两千元。如果10年之内没有转让出去,专利技术自动失效。陈旭雯坦言,个人申请专利因对专利申请的流程以及撰写申请文书不熟悉,一般都需要找代理机构。“代理机构可以从中赚取代理费,即使有同类专利存在,我们都会想办法帮助委托人成功申请。”
“有市场的专利才是好专利”
个人发明的专利技术转化难,其原因在哪里?专利所有人如何去推广自己的技术,为专利找到“婆家”?省知识产权局专利产业化处副处长杨海暇给出的建议是“找准市场”。
杨海暇告诉记者,我省个人发明专利技术呈逐年增长的态势,是推动科技进步、技术创新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个人发明的专利技术转化率低,确实是制约民间专利技术发展的一大瓶颈。杨海暇介绍说,2013年,我省成功申请的专利技术有4万多项,成功转化率达到70%。但个人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有1.3万项,成功转化率却不足5%。
“专利与市场脱节是个人专利转化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杨海暇认为,有市场的专利才是好专利。她说,有些专利申请人在进行发明专利申请前没有查阅专利文献,没有过多的考虑市场前景,缺少对市场的调研,发明创造的出发点不明确,个人专利也就很难找到合作对象。“仅仅出于专利人的兴趣,有些专利技术纯属自娱自乐。”
相对于个人发明专利来说,职务发明专利的转化率要高得多。杨海暇解释说,职务发明人的专利都是企业的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在本岗位上,针对发现的技术缺陷或要解决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以提高生产率或产品质量的,所以转化实施率较高。“主要切合了市场需要。”
个人发明专利难转化,并不意味着对个人发明专利的否定。记者了解到,目前,我省大力鼓励发明创造,培养创新意识,对发明创造者有许多优惠政策。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在长沙成立了“国家专利技术长沙展示交易中心”,为专利供需对接搭建了实体交易平台和网上交易平台。此外,近年来,省知识产权局还加大了对专利项目的年费补助力度,并联合银行等金融部门推动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目前,全省有10多家银行金融机构推出了该项业务,发放贷款4.5亿元。(本报记者 李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