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76岁退休教师齐仲平:21棵树与500亩林
//www.workercn.cn2014-05-15来源: 陕西日报
分享到:更多

   认真的植树精神

  “我现在还经常自己动手植树,因为大家都说我栽树肯活,是水命。其实哪有什么土命水命,只不过认真罢了。”齐仲平笑了。

  林场里有一片毛竹,格外显眼。“2001年,我从垃圾堆里捡了一节三四十厘米长的竹子,拿回来插在地里,没想到就活了,还长成了这么一大片。”齐仲平说,这段时间,他最喜欢干的就是站在竹林边上数竹笋,今天这儿冒出来一棵,明天那儿冒出来一棵。

  生长于秦岭的硬杂木“毛梾”较难成活。据现有的资料记载,尤其难以用种子繁殖成活。但是在古渡林场,高高的树下,往往就会有几棵毛梾。

  “13年前,我从老家蓝田带回5株毛梾,种下后全部活了。过了几年,又相继在别的树下发现了新长出的毛梾苗子。原来是鸟把毛梾种子吃下去后,粪便排到哪儿,种子就在哪儿生根。现在已经有200棵毛梾了。”齐仲平略显兴奋地说。

  古渡林场的每一棵树,几乎都是齐仲平亲手栽植或指导完成的。坑挖多大,土是否踩实,水浇几遍,栽植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他都要认真检查,为的是确保成活。

  滩地靠近洛河可以用柴油机抽水浇灌,而荒山地却要用扁担担水上山。所以天旱缺水时,齐仲平总盼着来一场大雨。下大雨时,别人都往屋里或者房檐下跑,他却拿着铁锨往山上跑,为的是把雨水引到树坑里。

  正是由于这样的劳动精神,才换来了今天的绿色成果。齐仲平种的树成活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以苗养林的植树模式

  齐仲平造林与别人不同,几乎完全自繁自育,投资特别少,树木长势特别好。

  造林500亩,只有210亩享受了国家退耕还林补贴。齐仲平以微薄的退休教师工资和在拮据时卖点苗木,养活着这么一大片林地。

  在古渡林场,既有成林的大树,也有一畦畦苗木。这些大大小小的树木,都是齐仲平自繁自育、自栽自管的成果。这本是受资金限制的无奈选择,最终却成就出一条良性循环、自我发展的经营模式。

  齐仲平造林从买种育苗开始,“造林初期没钱买成品苗,我就到杨陵花了2000多元买了3大袋100多公斤国槐、白蜡等树种自己育苗,苗子大了再一株株移栽。现在这片林子绝大多数都是用这些种子繁育出来的。”

  10多年里,齐仲平育苗百余亩10万余株。

  “齐老师这种‘自繁自育、自栽自管’的模式,兼顾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林业建设的最佳组合。”县林业局副局长雷红军说。

  今年元月,县环保局把古渡林场列为生态治理示范点。环保局总工褚光明说,“过去这里种庄稼不长、栽树难活,齐老师能把荒滩治理成绿洲实属不易。今明两年,我们将帮助齐老师把未栽植的200多亩荒山荒滩全部绿化。”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