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天上午,84岁的杜之祥总坐在书桌前,心无旁骛地伏案写作。当年下川东游击队波澜壮阔的战斗岁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就像一幅幅壮丽而生动的画面,在他的脑海里闪现……
之所以笔耕不辍,正如他所说:“在有生之年,尽量将自己掌握的材料写出来,如实反映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事迹,对我来说,这是一种责任。”
四走下川东
作为原万县地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全国党史部门先进个人,30多年来,杜之祥撰写发表了大量有关下川东党史研究的文章,出版了16本书共350万字,主要有《彭咏梧:碧血写忠烈》、《中国反帝怒潮——万县“九五”惨案纪实》、《无言的巴山》、《血沃三峡》等。
30多年来,杜之祥曾经四走下川东,深入到当年川东游击纵队活动的地区,查阅大量历史资料,走访亲历者和见证人,亲临发生过激烈战斗的战场,搜集到真实可信的第一手史实和史料。
1980年,杜之祥第一次走下川东时,全是徒步行走,翻越大巴山、七曜山,餐风露宿,亲身体验当年游击队员们的苦和累。之后,1982年他重走一次;为万州革命烈士陵园搜集资料,又一次来到下川东;2001年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万州日报策划“巴山行”大型系列报道活动,请杜之祥作顾问,他欣然应允,虽已年逾古稀,仍然随报道组一道深入实地采访,为记者讲解历史,提供史料,还审稿把关。
作为新中国成立之前入党的老党员,杜之祥说,每走一次下川东,都感觉对自己是一次新的精神洗礼。
“下川东地下斗争的历史是一座‘金矿’,可供写作的素材极其丰富。”杜之祥对此如数家珍:川东游击纵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由彭咏梧领导的奉大巫支队,由赵唯领导的巴北支队,由刘孟伉、陈仕仲领导的七南支队……“比如说江姐,她是红岩英雄,但她的主要事迹发生在下川东,主要又是在万县活动,她被捕、揭露叛徒都是在万县。”
伏案写忠良
1981年,杜之祥根据采访到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第一本书《红梅青松——江姐和彭咏梧的故事》,由奉节县政协作为内部资料出版,第二年被重庆出版社看中,定题为《青松傲霜雪——江姐、彭咏梧和川东游击队的故事》,正式出版发行了4万册。
万县日报也看中了杜之祥写的这本书,连载《彭咏梧的故事》,共发了33篇,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
自那以后,杜之祥又先后写了《朱德、陈毅在万县》、《肖楚女在省四师》、《赵唯的故事》、《盛超群的故事》、《楠木颂——黄楠材》等,共200多篇,都在报上连载。
“写史必须准确,人和事绝不能出错!”这是杜之祥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杜之祥不会用电脑,都是伏案用笔写,他写作出版的书,都是一个字一个字从他的笔端跃然纸上……
30多年来,除《青松傲霜雪》是在职时出版的之外,其余的都是杜之祥离休之后写作出版的。主要有《血沃三峡——川东游击纵队纪实》、《开县英烈映红岩》、《夔门忠魂——陈汉书传》等。1991年,他写的《三峡风雷——下川东党史采珍》出版时,四川大学原副校长、著名历史学家隗瀛涛为之作序。2006年,为纪念“九五惨案”80周年,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了杜之祥写的《中国反帝怒潮——万县“九五”惨案纪实》,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长陈钧读了这本书后说,这是目前他所看到的关于“九五”惨案史料最为全面的一本书。
2014年春节前,杜之祥撰写的《万州红色故事丛书》出版了,共8本,这是他历时三年才完成的。
挥写着一部又一部“英烈丹心谱”,杜之祥乐此不疲。他为自己解不开的“红色情结”总结出了两句话——
踏遍英烈生死场,
拼尽余生写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