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8月26日,广西南宁东北部小镇思陇镇,来了一个说广东顺德白话的老人。他在当地一家小旅馆里住下,连日来一直在打听一块碑的下落。老人家叫张近志,出生于1921年,已93岁高龄。
老人曾以军医身份,参加了著名的1939年中日昆仑关之战。在国务院最近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中,昆仑关战役旧址位列其中。他要寻找的碑,就是那场战役后留下的。
“6米高,顶部是尖的,上面是邓鄂题写: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此行,老人家打算在当地住一个月,寻碑到底。“那场战役太惨烈,我要来看战友。”在这块碑文背后,除了惨死的战友,他的初恋女友邓志英名字也列在碑上。
老兵
7月26日,盛暑,南宁当天气温直逼40℃。天气炎热,位于南宁东北部的昆仑关博物馆,游人稀少,山上冷冷清清。上午11时许,一名差不多驼背成90度的老人,出现在了博物馆前,手里提着一个装满物品的绿色塑料桶,走路时跌跌撞撞。
一名保安上前询问,得知老人家来自广东顺德,参加过昆仑关战役,回来看看当年的战场。1939年12月,昆仑关战役打响,中国军队先后六次对昆仑关发起猛攻,12月28日攻克昆仑关,以伤亡1万多人的代价全歼日军第21旅团,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
由于昆仑关没有住宿的地方,工作人员把老人送上开往宾阳县思陇镇的班车,嘱咐司机帮老人找旅馆安顿下来。7月28日,昆仑关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去到旅馆看望老人,并把他接到昆仑关参观。
工作人员了解到,老人叫张近志,今年已是93岁高龄。他1921年7月出生在广西宾阳县马王乡沙井村,1935年考上南宁的军医学校,1938年毕业后,1939年冬天,桂南战役打响,投身抗战。张近志说,他参加了著名的抗日战争的昆仑关战役。
去年,老伴去世后,独居的张近志萌生了独自回南宁的念头,打算在昆仑关住一段时间,看看当年的战场,缅怀战友。但他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寻找当年为155师阵亡将士所立的一块烈士纪念碑,纪念碑上还有师长邓鄂的亲笔题词。
寻碑
“6米高,顶部是尖的,上面是邓鄂题写: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碑。”时隔多年,张近志仍记得碑文内容,并记得具体地点是在八塘到十一塘之间。但工作人员并没有见过这块碑,便联系在南宁的援助抗战老兵志愿者,希望志愿者能帮助老人圆梦。
目前在昆仑关战役旧址,也有一块碑,暨“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它是国民党政府在战役结束后,为纪念昆仑关战役英魂立的一块纪念碑。但这并非张近志所想找的碑,他所属的155师属第64军。
“张老要找的是155师师长邓鄂1940年立的碑,不是现在的第五军的碑。”7月29日上午,援助抗战老兵志愿者“晚清秀才”等人找到了张近志,在了解情况后“晚清秀才”决定留下来陪伴老人,尽力帮他完成心愿。
“晚清秀才”陪同张近志,询问当地多名上了年纪的老人,当地人都说没有见。“那个碑,应该不在了。”老人觉得很失望,他相信那块纪念碑依然存在,因为1956年他从南宁回宾阳时,曾经在公路边上看到过那块纪念碑。
张近志告诉“晚清秀才”,自己想在昆仑关附近住一个月,仔细看看老战场,寻找战友的墓地与纪念碑。但“晚清秀才”劝老人回顺德,毕竟老人家年纪大了,一人在外让人不放心,“吃都是问题,虽然旅店老板有时煮粥给他,但他大多在街上买包子吃”。
心结
8月初,在“晚清秀才”协调下,佛山援助老兵志愿者前往南宁,接张近志返粤。老人家一度不愿意,但拗不过大家的好意,最后同意了。临行前,在志愿者陪同下,张近志前往昆仑关上第五军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泣不成声。
在顺德老家,张近志并没有跟儿女一起住,而是独居。他告诉志愿者,自老伴去年去世后,他主要靠喝营养快线和面包为生,已经很久没有吃饭了。他的家中,则堆满各种杂物,连过路通道都没有。当地几名志愿者,花了一整天,才帮他打扫清理干净些。
8月26日,佛山当地志愿者再去看老人家时,却发现老人不在。邻居说,老人家出远门,又去南宁了。后来,张近志说,上次被说服回去,但想不通又来了,要找八九十岁的人聊,再打听那个碑的事。
“那是他的心结,他说,即使被毁,也要知道什么时候被毁,什么原因被毁。”“晚清秀才”告诉记者:“老人说见不到碑,死不瞑目。”据了解,张近志所在的六十四军,是昆仑关战役后期加入战斗的后援部队,经历战况惨烈。
张近志说,昆仑关血战,155师并没全部来,只来了一个团。“我们去抢救伤员,看到公路上到处是中国士兵的尸体,有的肺肚被打穿,有的头破血流,惨不忍睹。”他的初恋女友邓志英也在战斗中遇难。“当时我是军医,她是护士长。”老人告诉记者,当年师长立下的烈士碑,上面就刻有邓志英的名字。(记者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