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红砖,红墙,红瓦,三四层楼高,坡屋顶,小院子。这样的红房子依旧是武汉特有的符号,它们见证着武钢人的岁月变迁,也记录着早期武钢建设者们的点点滴滴。
昨天,记者来到青山区红钢城街九街社区,探访一位见证了建设武钢和红房子历史的老人——罗华顺。罗老先生已84岁高龄,头发花白,耳朵虽背,但是精神却极好。在红房子里,罗老先生度过了大半个世纪的时光,武钢的兴衰起落在他的身上烙下痕迹。
患难夫妇安身武钢
记者走进罗华顺家看到,3个小房间,窄窄的过道,头顶上的拉绳式大吊扇,墙角边的红色热水瓶,折叠式椅子……老物件一个不落,老房子的陈旧感在这个小小的家中随处可见。
罗华顺老人安顿好记者坐下,却拉过老伴李德义坐在自己旁边。他歉意地告诉记者,因为耳背,需要老伴在旁边帮他当传话筒。记者每问一个问题,罗老先生就转向老伴轻拍她的手说:“他刚才在说什么?”老伴便大声朝着他的耳朵复述一遍,罗华顺才开始娓娓道来。
罗华顺的老家在蕲春,1947年5月,不到17岁的他就参加了工作,在武汉中南恒顺动力厂工作。1952年,刚结婚一个礼拜的他留下新婚妻子,支援鞍钢来到鞍山电装公司。1955年,妻子办理退职手续来到鞍钢。那段时光,物资匮乏,顿顿吃窝窝头,宿舍里到处都是虱子,经常停水。但是罗华顺却全不在意,还读了夜校。在这艰苦的4年里,他成功地安装了3台大型电动机。
1956年9月,冶金部决定将罗华顺从鞍钢调回武汉支援武钢,这一年26岁的他被评为8级钳工。
忆起当时的红钢城,罗华顺说,那时红钢城的红房子还在建设当中,这一片还只是种瓜的田地,荒得很。
回到武汉,罗华顺投入到支援武钢建设当中。负责加工、组装、修理电机和煤气机,主管生产和技术。
废寝忘食攻克技术难关
提起在一冶电装加工厂的日子,罗华顺拿出当年的珍贵相片、证书和材料摊在桌上,向记者一一解说。
一次在安装一台主轧机直流4300KW电动机时,在场的苏联专家提出“定心”安装上有误差问题,当时无人敢在专家面前提出异议,罗华顺凭着过硬的技术,主动担责,当场做出正确的注释和检测,最后数据证实完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最终他赢得了苏联专家的认可和称赞,避免了一次重大返工带来的严重经济损失。
1960年6月,为了一个电机的安装问题,罗华顺昼夜做准备,熬了三天三夜,最后倒在控制室里,抢救三天才醒来。
罗华顺还创造了检修史上的一个奇迹。1986年为解决P3双电阻电动机前轴瓦温度超标问题,罗华顺废寝忘食,反复试验,终于攻克难关,仅此一项为武钢每年增产过千万元,开创了该厂抢修历史上的新奇迹。面对组织的奖励,罗华顺分文未取。
老当益壮退休再干12年
妻子李德义对罗华顺的敬业,言语中不无埋怨。工作压力大实在劳累,也不太管孩子,30余年工资一直都是100元。一次小儿子为了结婚准备打一套家具,在工厂工作的大儿子拿了一包钉子准备给弟弟,被罗华顺发现,当即拿了钉子送还到厂里。
多年来,罗华顺爱厂、爱岗、爱钻研。为钢厂的建设,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节约了一批批的资金。同时他个人也荣获了一个个殊荣,1994年他获得了“企业奉献三十年”的光荣称号。1991年,罗老退休,但是为着他的责任,罗老又干了12年。
现在退休在家的罗华顺天天看报学习,闲时和老伴围着红钢城散步。耳朵虽然聋了,84岁的罗华顺却老当益壮,精神矍铄。
记者万勤 实习生龚婷 通讯员徐桂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