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崔勇:老书店的年轻掌柜(图)
//www.workercn.cn2014-10-14来源: 北京日报
分享到:更多

  “都拆了,才知道珍惜故人旧物。”

  那年崔勇24岁,甘井胡同面临拆迁,他被迫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胡同,搬到一个四周都是水泥板的楼房去。这种“变迁”让年轻的他生出一种苦涩的伤感。胡同拆迁的当晚,崔勇趁着没人,偷偷跑到工地里把写有“甘井胡同11号”的门牌拆了下来。如今这门牌儿被崔勇摆在书局里,作为童年的一个念想。

  也就是那年,崔勇在整理房屋的时候,还从床铺底下翻出了一批自家的资料,里面就有一张近百年的全家福照片。

  这照片从哪儿来,照片里都是些什么人,这些人以前是干什么的……一连串的疑问在崔勇脑海里如排列组合一样展开。

  “过去见天儿地吃爆肚、炸酱面,玩虫玩鸟,每天都生活在‘胡同、院子’那种气氛中,也没有想过应该让自己的长辈讲讲过去的事情。”突然有了这么多疑问,却没法儿得到答案,崔勇只好自己去“寻根”。

  于是从小不爱看书的崔勇开始流连于旧货市场,大量收集和阅读图书。随着读的书越来越多,知道的东西也越来越多,看着老北京一点点的变样,崔勇像很多人一样,开始琢磨着用自己的方式,把老北京留住。

  “有的人拿起摄像机拍北京,有些人开始给老北京写传记,我也有过很多纪念北京的想法。”

  一次,崔勇无意中邂逅杜定友先生在《图书馆学概论》中的一句话,“良以地方文献,非特为掌故史料之宝藏,亦且读之发人深省,使祖述先贤,爱护乡邦之念,油然而生。其影响于一国之文化,至深且巨也。”

  “地方文献不就是自己正在读的书吗?”似醍醐灌顶,崔勇瞬间做出了决定:开一间书店,收集与老北京有关的一切“记忆”,以此来纪念逝去的老北京。

  廊房二条76号:正阳书局开张记

  崔勇决定以“正阳”二字为书局命名,一来表达自己传承京味儿文化的心愿,二来也藏着一点野心,希望自己的书局能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

  书局要开在哪儿呢?

  “当时想了好多个地方,五道营、南锣鼓巷、什刹海、琉璃厂等等,也不知道哪个最好。”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实地考察。

  当时的崔勇还没辞职,既然工作日要上班,那双休日就别闲着。崔勇背着包,拿着笔和纸就跑到物色好的几个地方“蹲守”,为此他还列了一个市场调查明细表,对每块区域南来北往人流的消费习惯、人员构成、投资、预算、收益回报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极大地发挥了一个工科男擅于同数据打交道的特长。

  “没事儿我就上这些地方去,一呆就一整天。”

  通过近两个月的仔细分析,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大栅栏最不适合开书局。

  “但我还是想回来,因为这里是我长大的地方,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这儿更有北京味儿了。”

  位置选好了,崔勇背着父母辞了职,决定大干一场——他拿出自己积蓄付了房租,将家中的藏书也一点一点搬了过来……随着动静越来越大,眼瞅着瞒不住父母了,崔勇只好老实交代自己辞职开书局的始末。

  家中顿时炸开了锅。

  崔勇是独生子,父母希望他能过得轻松简单一点,然而儿子却在实体书店纷纷关门的时候,决定辞职开书局,而且这书局还不卖盈利的畅销书,专门卖旧书。父母不同意,便开始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到不留面儿的“呲儿”,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想拦住崔勇。可儿子如同射出的弓箭一样,铁了心做就不打算回头。看到实在劝不动,当妈的心一软,最后选择了妥协,还掏出了一笔钱给儿子作资金。虽说是妥协了,但她还常常忍不住质疑崔勇:“你一打小不爱看书的主儿去开书局,还真是新鲜。”

  不仅是父母,书局旁的街坊邻居都觉得崔勇怪怪的:“这么好的地段不搞餐饮不卖土特产,却开一破书店,实在是可惜。”

  那时的崔勇满身心地投入其中,哪里顾得上旁人的眼光,眼瞅着资金、物件都到位了,可是书局还没有名字。崔勇想到北京虽有很多地标建筑,但在他心中,只有那斑驳城墙和城门最能代表北京文化。

  “正阳门乃北京城墙的九门之首,喻为北京的地标性建筑。”——猛地一拍脑袋,崔勇决定以“正阳”二字为书局命名,一来表达自己传承京味儿文化的心愿,二来也藏着一点野心,希望自己的书局能成为北京的文化地标。

  2009年4月,正阳书局终于在廊房二条76号开张了,可是问起刚开张时店里的经营状况时,崔勇自己都不好意思地笑了,因为“很惨淡”。

  父母好几次想来店里看崔勇,他都拦着不让,“实在太冷清了,都不好意思让他们看到,怕他们担心。”

  既是生意人,就得学会抓住机会做买卖。有一日,一位老太太在儿子陪同下逛前门大栅栏,正巧路过正阳书局,店门口的一摞书吸引了老人的目光。老太太在这一摞书里翻翻看看,最后将王永斌老先生写的《话说前门》捧在手里。可是一看到定价为25元时,老太太犯了难,边嘀咕着边把书放下了。“以前就几块钱的东西,现在翻了好几倍,不买不买。”崔勇是个性情中人,看到老人离开的背影,他毫不犹豫地追上去,把书放在老人家手里说:“这书您收着,就算我送您了。”老人家的儿子死活不肯白拿,硬要塞给崔勇10元钱算作成本费。也正是这桩买卖,让正阳书局开了张。

  为了省钱多买点书,夏天守在店里的崔勇不舍得开空调,因为雇不起人,看书店、洗衣做饭、逮耗子……这些都得他自己来。困难归困难,可是书店也一天比一天红火。当然,红火的原因是因为这家书局不仅仅是个卖书的地方。

  “以前人家上同仁堂抓药,去瑞蚨祥拿丝绸,经过我这家书店,就顺便进来看看。”崔勇的书店里满是记载北京旧闻的书,还有那捡漏淘来的石砖、拓片,见缝插针摆着的兔儿爷、砖雕……让很多人一进门就感慨不已,再加上年轻的崔勇还特爱跟人聊,用那一口字正腔圆的京腔儿,带着人侃完东城的地儿便聊西城的天儿,所以但凡有一点北京情节的人,都爱上这来。久而久之,正阳书局的回头客越来越多。

  “现在很多人来大栅栏,都是直奔正阳书局,顺道办货买东西啦。”

1 2 3 共3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