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陈诗哥
张春丽
杨广
吴明昱
在深圳市中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二楼的咖啡厅,西装革履的主管工程师杨广翩然落座,点了两杯美式咖啡邀请记者分享。
很难想象,16年前,他还是这家公司的一名保安。10年前,他成为深圳首位以技能人才身份落户的农民工。“升职加薪勇攀人生巅峰”,所有关于“逆袭”的戏言,在杨广的讲述中都可浓缩为两个字:读书。
如果说30年前,在这片急速发展的改革试验田里,深圳人读书是为了经世致用;那么在深圳人均GDP达到全国第一的今天,读书已成为他们最自然的文化需求和精神补给。
从保安到工程师
1998年,杨广从湛江农村老家高中毕业来深闯荡,被深圳市中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聘为保安员。他很珍惜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但同时心里“挺没安全感”,因为“毕竟保安这行流动性很大,我又没有一技之长”。
杨广就拿出全部积蓄2800元,报名参加了电脑培训班;还向亲戚借了4000元,买回一台电脑。有工友笑他折腾,“别人打工为挣钱,你钱没挣几个,倒先欠了一屁股债。”
读书带给杨广的第一次转折悄然降临:公司消防中心值班室引进了电脑监控系统,需要懂电脑者操作。杨广自然被选中,由保安转为技工。一天,值班室的电力监控系统出了故障,公司请来工程师来检修。杨广回忆:“我站在旁边刨根问底,想把原理搞清楚。结果工程师说,你学了电工知识,自然就会明白了。听者有心。2001年,杨广开始在深圳技师学院学习电工。2003年,他顺利拿到电工工种的高级工等级证。
2004年4月,深圳出台新政策:获高级工资格证的农民工可落户。中电物业公司第一时间为杨广提交了招调入深的材料,并迅速获批,系统显示,杨广是“农民工落户深圳第一人”。
被命运垂青和激励,杨广读书的脚步从未停止。2008年,杨广拿到最高技能等级“高级技师”资格证,被全国专家委员会评为机电专家;他还陆续完成了成人教育大专、本科学业,眼下,又在攻读华中科技大学的MBA课程。
杨广还花千余元买了个电子书有声阅读器。“上下班的路上,戴着耳机’听书’,非常享受”。
想“逆袭”,多读书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春丽改变命运的故事与杨广惊人的相似。这位因为没钱上大学,拿着高中文凭只身来到深圳的85后姑娘,已经在深圳结了婚、买了房,正在读清华大学的EMBA,并且供出了清华金融系毕业的弟弟。
张春丽家在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的农村,家里有5个孩子,她是老大。18岁,因为没钱读书,她撕掉了江西师大的录取通知书,背着双肩包,带着两套衣服和高中时的英语笔记在凌晨3点抵达深圳, 第一件事就是找哪里可以参加成人高考。对于未来的规划,这个18岁的姑娘想得清楚:边打工赚钱,边读书。
那时,张春丽在盐田区一家生产手机屏幕的一线工作,每个月拿1500元,其中有800元要寄给在清华读书的弟弟。剩下的钱要付自己在大专上课的学费。最困难的时候,工资卡里只剩下100块钱。张春丽从来不敢跟同事一起去吃饭,馒头和咸菜的搭配让她觉得有些丢脸。
一路从大专、本科再读到硕士研究生;从最初的生产一线女工,到公司的前台,再到公司的人事干部,最后又到深圳市青年社会组织联合会,期间每一步, 都离不开读书。
张春丽曾被评为深圳“十大读书成才职工”,奖励是500块钱的购书卡,她当即带上同样爱读书的小姐妹来到书店,“随便你挑,送你一本”。那次,张春丽给自己买了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及一本中医方面的书籍。“因为生病要花钱,不能生病”。
捧着《遇见未知的自己》,她想象着自己的未来。可以预见的是,因为读书,那一定不会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