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钟伏龙:“山哈”民俗薪火的守望者(图)
//www.workercn.cn2015-04-07来源: 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钟伏龙(左二)在讲解畲族农耕习俗。

  洞油灯、碾米垄子、砍岩刀,还有柜子里一摞摞手稿记录本……都是老钟心中的“镇馆之宝”。去年底,老钟入选“中国文化馆榜样人物”。但对他来说,最宝贝的,还是这些记载着畲族文化薪火的样本,那是自己“养大的孩子”。

  老钟,就是福安市康厝畲族乡凤洋村畲族文化站站长钟伏龙。出于对畲族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担忧,他寂寞而执着地倾注了自己的三十载年华。

  壹 忧虑,“光杆司令”不清闲

  畲族人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凤洋村坐落在福安西部的畲乡山坳里,是福安市畲族人口最多的纯畲族建制村,现有人口1310人,同时也是老区基点村和宁德市畲族文化重点村、畲族历史文化名村。

  上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的钟伏龙主动请缨,回到村里成为文化站专职人员。“说起来,我这个站长真就是一个光杆司令。”他回忆说,当时不足100平方米的文化站里,除了几十本图书,就剩一块老旧的招牌。

  守着“家徒四壁”的文化站,钟伏龙并未安于过清闲日子。他总想着法子让文化站能名副其实:订阅报刊,向村民们宣传政策、解惑答疑;办电影队,定期下队放映;组建剧团,在乡里巡回演出……1984年,他在凤洋村组织了第一届歌会。此后,这种盘歌活动在各村寨普及传开。

  然而,钟伏龙却又有了新的忧虑:经济发展带来多元文化生活,冲击了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畲族服饰、畲族歌言等特色鲜明又富有原生态感染力的文化形态,面临萎缩甚至消亡的境地。

  “畲族有语言,没有文字。畲族歌言和文化习俗都是口口相传的。”他告诉记者,年轻人不了解也不太想学,知晓一二的却又上了年纪,如果不及时搜集、记录和整理,“再过若干年,后人传承和民俗研究将可能对此无迹可寻”。

  面对畲族传统文化断层的尴尬,钟伏龙坐不住了。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