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钟伏龙:“山哈”民俗薪火的守望者(图)
//www.workercn.cn2015-04-07来源: 福建日报
分享到:更多

  贰 行动,与时间来场赛跑

  “衣食住行,婚丧喜庆”。8个字,概括了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的方方面面。但没有文字,意味着没有任何现成的记载,搜集、整理难度可想而知。

  “比如关于‘丧’的习俗,包括做墓和哭丧两大类,涉及习俗与歌言等,是最难的。”仅仅是搜集,就花了他五六年时间,观摩礼法事道场、祭典上百场,寻访知情老人三四十人。

  丧葬风俗“晦气”,为让老人家开“金口”,老钟已记不清吃了多少闭门羹。“人还在呢,你来问这个,不吉利,走走走!”第一次向村里一位高龄老人搜集哭丧歌言时,他就遭到对方子女的一顿数落。老钟留了个心眼,等老人只身出门时再求教。

  为了弄清做墓的习俗,他不由分说到一位老人家中帮忙盖新房。扛青石、挑砂土、夯地基,一干就是七八天。此后,老人一有急事、难事,老钟都有求必应。最终,老人家被感动了,不仅一股脑儿讲述了做墓的事,还谈了不少嫁娶的民俗。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1990年6月,他得知康厝乡牛石坂自然村的一位女性老艺人雷全妹,对婚丧礼活动中的习俗与禁唱歌言十分熟悉。“来来回回去了她家二十多次,老人才点头。做好初步记录我就用了一整天时间。”不料一个月后,雷全妹就去世了。根据她的讲述,《闽东畲族文化全书》的编写,填补了一块空白。

  三十余年的文化守望,耗尽了这位扎根最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他以自己的绵薄之力自费行走上百个畲族村寨,参与婚礼、巫师道场、丧礼等上百场次,拜访百余名老艺人,穿破十几双解放鞋,也写干了难以计数的笔芯。

  叁 传承,盼续民族的文脉

  艰辛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收获。历经三十载,钟伏龙基本收齐“衣食住行,婚丧喜庆”等各方面的畲族传统文化习俗,目前整理成文字的部分已有200余万字。

  “砍柴也要伴柴栏,摆船也要伴旗杆;船那不漏水不入,与你无缘起头难……”

  “一送黄金一百两,送郎回转读文章,文章用语用心读,你想文章莫想娘……”

  翻开钟伏龙的记录册,一幅幅民俗画卷仿佛在眼前徐徐展开。或歌或舞,或喜或悲,它们就像是一个个窗口,尽情展示畲族古老而又瑰丽的传统文化。

  “把畲族方言转换成对应的汉字,既要保留畲语的原汁原味,又要进行汉语词句能对应的注解和注释,是整理过程中的一大难点。”钟伏龙说。

  眼下,他正在整理畲族古法耕作的章节,搜集到的各类民俗资料,还有近三分之一未整理完成。这两年,年岁渐高越发困扰着老钟。由于长期伏案工作,他的右眼视力已下降到0.2,右胳膊抽筋无力,腰背酸痛也不时发作。因此,赶在退休前把全部资料整理好,是他最为挂心的事。

  “一直想物色一名精通畲语、热爱畲族文化的年轻人。”找不到接任者,让老钟颇为无奈,“村里的青壮年大多都外出务工了,后继乏人。要找一个有知识,又能在文化站沉下心来、甘坐冷板凳的人并非易事”。情急之下,他只好“命令”在附近镇上打工的儿子空闲时来当帮手。

  令老钟感到欣慰的是,占地面积2亩的畲族文化展示馆正拔地而起——“山哈”民俗的薪火,有了更宽敞的家。(记者 姚瑾 通讯员 王旺声 李广)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