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鲍振襄:“抠老头”怀揣藏宝图
//www.workercn.cn2015-08-04来源: 湖南日报
分享到:更多

  2004年,全国地质工作又开始“热”了起来,地质人才出现断层,245队向退休的老地质专家发出了召唤。

  女儿无论如何也不愿意父亲再回吉首。

  大女儿说:“我们家又不是没钱用,而且您身体又不好。”

  小女儿说:“现在一些年轻人都不看重事业了,您70多岁的人还追求什么事业。”

  然而,鲍老还是想回去。

  “是我自己离不开地质勘探啊!”鲍老说,地质是神秘的学科,自己越陷越深,越老越有兴趣。

  接受245队的邀请回到吉首,本来说只干半年,却一年两年地留下来了。从2005年到2015年,又是10年时间,他一直租住在245队附近的民房里。

  “搞地质工作还能治病呢,你看我现在精神多好,早几年闲在家还得了场大病,现在什么毛病都没有了。”鲍老说,这里空气好,水土好,每周都要去山里背一次水,来回数公里,身体越来越好。

  今年7月,245队建队50周年,出了一本论文集,主编是鲍振襄,书名是他定的,也是他内心的写照:《追寻地质梦》。

  “抠老头”的人间好时节

  在一些人眼里,鲍振襄是个“怪人”。

  记者在寻找鲍老租住的房子时,一个邻居不屑地说:“哦,那个抠老头啊,那么大年纪还那么拼命。”

  在鲍老的家里,没几样像样的家具,工作用的椅子甚至没有靠背,用报纸垫着,算是稍微软和点。

  挂衣服的衣架是鲍老自己用铁丝做的,衣柜里全是工作服和工作鞋,上世纪70年代的队服还挂着,洗得发白了,依旧整整齐齐。

  鲍振襄没有电脑,也不是学不会,他只是觉得精力有限,学了电脑,其他的工作就要拖慢了;

  鲍振襄手机老是停机,手机是队里配给他的,因为老找不着他,但他还是经常忘记充电和充话费;

  鲍振襄10年没看过电视,因为没时间看……

  书桌上用来写字的纸都是印刷纸的反面,用铅笔写第一遍草稿,钢笔改第二遍。

  生活俭朴得近乎清贫。

  “我不去想年龄、病痛,有多少钱,还能活多久,我不管这些事。睡了一晚,起来了,好啊,我还活着,那就继续工作。”

  鲍振襄喜欢古典文学,但是没有时间学诗写诗。

  宋代无门禅师的一首诗偈是鲍老的最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盛夏时节,83岁的鲍振襄缓缓念着诗,此时他的老伴进来,撤去昨天泛黄的茉莉,换了一盏新鲜的茉莉花,老式电风扇左摇右摆,清香盈室。

  (湖南日报记者 周月桂)

1 2 共2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