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三娘子”的情义担当
//www.workercn.cn2015-12-27来源: 湖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湖北日报讯 记者郑延 通讯员宋丹

  当阳玉阳办事处的三里港村,有三位基层女干部,被乡亲们亲切称为“三娘子”。10多年来,她们以女性特质化解了众多矛盾、增添了许多温暖。她们是村党委副书记、妇代会主任朱容娟,村党委委员、村委会委员刘耀环、冯春芳,她们不仅完成了艰巨的拆迁工作,还积极招商引资,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唱出一台巾帼不让须眉的精彩大戏!

  拆迁:滴水石穿,以情动人

  “三娘子”上任不久,就遇到一件棘手事儿:拆迁。

  三里港村地处城乡结合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征地拆迁,全力服务项目建设成为“三娘子”的工作重心。

  让人离开祖祖辈辈的家,不是件容易的事。“三娘子”一合计,先带好头!2012年,刘耀环、冯春芳也是拆迁户,她俩率先签下协议。

  拆迁户谷大妈,提出与政策不符的要求。“三娘子”先后30多次上门做工作,时间长了,她们俨然成了家里一份子:买菜到大妈家,一起做饭吃;农忙时下地帮大妈洗衣服、干农活;还专门请大妈的两个女儿回来当“说客”。“三娘子”最终感动了大妈,“这征地协议我签了!”

  这样的事儿还有很多,经“三娘子”耐心细致工作,征地拆迁往往是“骂声中开始,哭声中进行,笑声中结束。”5年里,她们共完成工业项目征地5100多亩,拆迁326户,保障了34家企业顺利落户。

  致富:让妇女在家门口就业

  经征地拆迁,工业项目建设发展加速,三里港村道路宽了,房子新了,路灯亮了,可如何让离开土地的乡亲们增收致富,又成为一道新难题。“三娘子”与村委一班人经过“头脑风暴”,一致决定:壮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

  2013年,“三娘子”牵线协调引进投资2000多万元的光明仓储项目,仅此一项每年为村集体增收120万元,安置了50多名妇女就业。抓住金桥工业园区建设的机遇,“三娘子”组织妇女参加实用技术培训,协调安排到园区企业就业200多人,最高年收入4万余元。“三娘子”还通过营造宽松环境,鼓励引导村民自主创业。先后争取女性创业贴息担保贷款50多万元,帮助妇女发展小超市、小花店、“农家乐”等。

  四组村民朱英,征地拆迁后在花店打工,做久了也想自己开个花店,“三娘子”主动帮她跑贷款、找门店、做设计,“有家花店”开业那天,朱英专程给“三娘子”送了一束百合花。“第一束花一定要送给‘三娘子’,没有她们,就没有我的花店。”如今,她的生意火爆,旺季每月利润近万元。

  据了解,目前三里港村个体户有90余户,200多名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和谐:热心快肠传递正能量

  村委会办公室里,有一特殊房间,挂着密密麻麻的奖牌:“示范村”“明星村”“全省村级经济实力五百强”“先进基层党组织”……据统计,自2004年三里港村由原来三个村合并成立后,共获得国家级荣誉奖牌1个、省级5个、宜昌市级19个,当阳市级49个。

  每天晚上,村里热闹非凡,有跳广场舞的,有在家门口健身的,孩子们嬉戏玩耍,老人们笑着聊天,一片祥和。来之不易的和谐场面,背后有“三娘子”的功劳。她们走遍了村里每一家,访民情、解民忧、排民难。

  村里单亲女孩圆圆(化名),妈妈是重度精神病人。圆圆10岁时,照顾她的外公也离世了。“三娘子”联系民政局、妇联、教育局,为她办理了低保,还减免了她小学、初中、高中的全部学费。逢年过节,“三娘子”凑份子为她添置衣物,还帮她找到靠谱的养父母。如今圆圆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

  “看到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村里日新月异,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三娘子”告诉记者,基层工作虽然琐碎,但再苦再累,只要能为乡亲们办点好事,就值了!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