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百姓故事-正文
河南汉子荔湾补鞋 月入过万买房三套(图)
//www.workercn.cn2016-01-06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更多

陪伴了老董二十多年的小摊,不到4平方米

  创业故事 A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何伟杰

  “有一类卑微的工作是用坚苦卓绝的精神忍受着的,最低陋的事情往往指向最崇高的目标。”莎士比亚说的这句话放在董少华身上相当合适。30年前,漂泊了20多个城市后的老董最终落脚在了广州荔湾。在恩宁桥脚下一个不到四平方米的地方开启了他的事业——补鞋。不到十年,这个励志的男人做到了月薪过万,并在广州和老家有了1、2、3套房……

  四处漂泊的河南汉子

  董少华,1966年生,河南驻马店人。年轻时的他做过生意、进过亲戚开的鞋厂工作。20岁出头,他带着工作赚来的一点积蓄,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前前后后游了大半个中国、20多个城市。

  最终,1988年,他和妻子在广州荔湾停留了下来。除了发达的城市经济之外,老西关的朴实、热忱让老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当时很多同来广州的老乡选择进厂打工,租住在中山八路的老董四处转悠,走到了恩宁路,看到这里的繁华,想起了自己曾经学过的做鞋手艺,干脆与妻子两人在恩宁路干起了补鞋的行当。

  工作几年买了两套房

  在老西关做生意,讲究的是街坊邻里互相帮衬的熟人经济。作为初来乍到的外地人,老董这生意一开始不好做。夫妻俩努力经营却不见起色。

  不过老董补鞋的技术本来就非常不错,靠着近乎免费的补鞋费做“促销”拉人气,几番折腾,补鞋终于补出了口碑。每天都有街坊拿着破鞋来找老董。越来越多人知道,有这么一个河南汉子,鞋补得好,收费不贵,人也憨厚。

  补鞋补了几年,老董月入已经近万。要知道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

  不到十年,有了一定积蓄的老董在荔湾西关一带买了第一套房,70平方米,夫妻俩在广州终于有了第一套房子。仅仅过了一年,疯狂的老董再次攻城略地,这次买下了附近一套同样是70多平方米的房子,而且关键是两套房都是一次性全款付清!

  当时亲戚们都惊呆了,“我买第二套的时候没考虑太多,因为孩子出生了,想未来能给孩子留一套,我哥说我疯了。”老董笑着说。

  后来,他又在老家买了一套房。

  与孩子不能经常见面

  不了解的人以为他干补鞋这一行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知道他的具体收入后又开始羡慕他。对于这种世俗目光,老董看得很淡然:“补补鞋就能月入过万?你以为啊,很辛苦的!”

  这些年来,他那不到四平方米的补鞋档几乎每天风雨不改准时开档。由于顾客太多,晚上收摊后,老董还自己加班加点,工作到深夜。在广州度过的28个年头,只有两年老董是回了老家过春节。其余时间都是在不停地工作、工作。两个孩子一出生就被送回了河南老家,光是找人帮忙看养,前后至少换了五个地方,“孩子就像个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

  对于孩子,老董是充满愧疚的,“他们小的时候,与我们基本没怎么见面,很生疏。”有件事让老董至今印象深刻,当时他们把五岁的女儿从广州送回老家,从小在老家长大的儿子与父母和姐姐几乎没见过,儿子叫“妈妈”,女儿听一次打他一次,说:“你是什么人,这是我妈妈不是你妈妈!”

  老董干得更卖力了,他希望从物质上弥补孩子。两个小孩从小上的都是好学校。现在大儿子在河南读经贸专业,小女儿在厦门读航空专业。老董说,自己再苦再累,也得让孩子受最好的教育。

  离退休还有十年,老董不在乎,他说等孩子大学毕业,他就功德圆满了。到时他可能会稍微休息一下,到处去逛逛。不过他不会离开荔湾,因为早已会说流利粤语的妻子已经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